“雷锋精神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构建”座谈会举办

“雷锋精神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构建”座谈会举办

  2月27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团委主办的“雷锋精神与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构建”主题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出席了座谈会。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学生代表近百余人济济一堂,结合全球化、国际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法学院2008级本科生马克同学表示,无论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所涵盖的爱国主义精神、奉献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精神都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需的精神力量,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深入思考、践行。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0级硕士研究生谷宇辰同学结合自己的学术科研经历,认为雷锋精神的核心精髓是钉子精神,是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他表示,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学习雷锋精神,一方面要不折不挠、矢志不渝,敢于奋斗、勇于创新;另一方面则需要综合交叉、协力创新,整合团队和多学科资源。教育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张振东同学是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团长,医学部临床医学2008级本科生曲卉同学是医学部阳光爱心诊所领队。他们分别分享了支教团和阳光爱心诊所的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并认为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该像雷锋同志那样,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真善美,勇担责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最终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生代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0级硕士研究生谷宇辰发言

  随后,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吕斌老师对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深入透彻的阐述,并强调雷锋精神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是中国优秀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经济学院教授董志勇老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利他主义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雷锋精神没有过时,市场经济更加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只有做一个对别人有价值的人,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

  工学院特聘研究员于平荣老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互相依赖、相互支持是全球化最为明显的特征,因此雷锋精神对于全球文明的长远发展进步有着不少可以借鉴和思考的方面。

教师代表哲学系赵敦华教授发言

  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老师从国际化的视角出发,强调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本土文化,其涵盖的现实意义是跨越时代、超越国界的,并认为在西方文化冲击的当下中国,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信仰。他号召青年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是要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引领社会新风尚。

  之后,座谈会进入到自由研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座谈主题,就雷锋精神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雷锋精神如何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雷锋精神与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雷锋精神对社会良好风尚养成的推动作用等重要命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北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总结讲话

  在听取了各位专家学者与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之后,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作了总结讲话。他指出,今天学习雷锋精神,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雷锋精神中超越时空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丰富内涵和真正价值,需要真正认识和体会到奉献和付出的快乐,在践行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定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最后希望,北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尤其要准确把握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特征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将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坚定理想信念,真正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

(来源: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