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召开学科发展与人才战略研讨会

基础医学院召开学科发展与人才战略研讨会


  为贯彻国家“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规划、高校科技发展规划、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的需求导向、协同创新、前沿突破、创建一流等战略部署,基础医学院4月20-21日召开“学科发展与人才战略研讨会”。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周辉,医学部科研处处长沈如群,医学部人事处处长朱树梅出席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学院领导、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各系所负责人等。会议由万有、周春燕副院长分段主持。

  柯杨副校长首先做会议主题报告,从教育教改、科学研究、学科发展、医院管理、人才队伍、国际合作与交流、经费与财务等方面介绍了学校发展策略。阐述了基础医学的地位,强调基础医学院是启动教改深化医学教育的龙头,是医学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重镇;回顾了学校既往对基础医学院的重点支持,肯定了学院为百年北医的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揭示了院校发展面临的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趋同、学科交叉与转化医学发展迟缓、校际竞争加剧、编制与资源限制等一系列挑战;提出了强基础研究、促交叉转化、多渠道争取资源、提高人才待遇等相关对策。

  北大科研部周辉部长介绍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概要。周辉部长强调:“2011计划”的第一关键词是“择优”,第二关键词是“协同”;不仅要看单位能否牵头,还要看多少PI能够进入。基础医学院作为医学部主力学院,要面向重大需求,深化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协同融合,要大力引进医学主流方向上有国际影响力或潜力的全职人员,积极参加和准备“科学家工作室”等人才项目的实施。

  尹玉新院长报告了基础医学院“2011计划”筹备项目设想。介绍了学院在人才队伍、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条件;提出了以基础医学前沿学科或重大疾病研究为主线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框架思路;明确了按需引进高端人才、加速建设前沿技术平台、优选协同单位、整合内外资源等关键措施;重点列举了近期人才引进的具体举措和进展。

  周春燕副院长汇报了学院科研成就;着重分析了学院人才队伍现状,包括专业、年龄、职称结构,获得经费与发表论文情况;提议人才引进要对接重大科技计划、布局科学前沿,青年教师培养应形成专家指导、团队组合机制。万有副院长补充提议建立教师系列与教辅系列转岗通道,给人才发展提供多元化出路。

  会议安排了专家建言和各系所代表发言。韩济生院士以自己长期专注针麻原理、针刺镇痛、电针戒毒、电针治疗孤独症、电针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的系统性进展提供了协同创新及转化医学的模式例证。童坦君院士以生化学系人才队伍实力的强弱起伏轨迹,突出表达了典型学科的危机感和前瞻性。马大龙教授提出要突出学院上联基础科学、下联医学药学的特点,做成果转化的源头,改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转变研究与应用脱节问题。15个系所、教研室概括汇报了各自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针对学科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规划设想和措施。

  会议围绕人才引进与协同创新展开焦点问题研讨。大家深入分析、热烈讨论,形成了把握生物医学分子研究、整合研究、转化研究融合发展的趋势,依托系统生物医学的整合特性和前沿优势,凝聚高水平专家、组织大团队、建设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原创性成果,试行tenure-track等机制改革、密切校际合作及院所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基础等战略共识。

  朱卫国书记表达了院党委坚持优化创新环境、鼓励各二级学科自主发展的一贯精神,强调学院要引领,各学科更要主动协同,跟上学科发展的潮流热点,特别是学科负责人担负学科兴衰的历史责任,一定要抓住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等重大机遇。尹玉新院长归纳了学院人才队伍老化、缺少领军人物等共性问题;明确了各学科引进学术领军人才的任务;提出了借鉴北大-清华生命科学中心的机制模式并利用其人才招聘渠道的具体措施;强调“2011计划”是集体项目,需要各学科共同参与、及早布局,一旦部署实施,我们就能及时推出具体可行的项目方案。

(基础医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