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刀田得祥妙手回春护体育 曾医治冯坤李小双

名刀田得祥妙手回春护体育 曾医治冯坤李小双

  在中国体育的坐标中,北医三院是一个特殊符号。体育圈内的人都知道,它是研究和治疗运动创伤的大本营。许多运动员受伤后经过在北医三院的治疗,又生龙活虎地回到赛场……

  田得祥,中国运动创伤界元老、北医三院主任医师。虽已退休,并近耄耋,但他依然活跃在运动创伤治疗最前沿。田得祥加入“运动员守护神”的队伍50多年,体操健将鲍乃建、李小双、柔道高手冼东妹、花滑明星赵宏博、排球女将冯坤等无法计数的运动员,都是在受伤后经他精心治疗得以重返赛场再铸辉煌。

  工作兴趣完美结合

  田得祥生于河北省定兴县,小时候随父母在北京生活过几年,后从河北考入北京四中。田得祥从小喜欢跑跳,学业优秀加上体育成绩突出,他从北京四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大学时光稍纵即逝,田得祥在班中出类拔萃的成绩赢得了辅导员的赏识。1959年临近毕业时,田得祥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正值第一届全运会在北京举行,北京代表团急需队医,辅导员派田得祥前往北京女篮帮忙,而且一帮就是两个月。初次到运动队的情景令田得祥记忆犹新,正是这次与众不同的经历让他渐渐喜欢上了运动医学。

  中国最早的运动创伤专业由北医三院骨科元老曲绵玉开启,他不仅是运动医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也是田得祥进入这一领域的领路人。大学毕业后,田得祥直接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运动医学研究所,从此走上运动医学研究之路。继建立了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曲绵玉此后还会同其他专家,帮助当时的国家体委创建了体育医院。

  “我工作比较积极,虽然每年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假期,但除了出差,基本没休过。现在说起来,医院欠我的假期有好几年呢!”田得祥笑着说。的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工作与兴趣完美地结合起来,但凡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人都在工作中取得了成功。

  想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唯有把工作当乐趣,才能全心投入其中。“工作对我意味着乐趣。”这是田得祥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工作我什么都忘了,我是真心喜欢和运动员打交道。”

  “想搞好运动医学必须下队。”这是田得祥工作50多年的切身体会。下队观察运动员训练,从医学角度给予合理建议,“有些动作该怎么做,哪些动作容易受伤,下队时我总和队员进行交流。”长期与运动员接触,让年近八旬的田得祥有着一颗年轻的心,“运动员的蓬勃朝气对我有很大的精神鼓舞,而且他们教会我很多东西。”边看病边学习是田得祥始终不变的理念,向运动员学习体育知识,随后再运用这些知识丰富自己的医疗理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受益的最终是运动员。

  两次赴美、一次赴日的留学经历让田得祥收获了更先进的医疗理念,学到了更前沿的医疗技术。

        穿越岁月妙手回春

  田得祥进入运动创伤领域后,他治疗的第一位病人是国家体操队的运动员鲍乃建。

  鲍乃建是中国第一代体操运动员,有“全能王”之称。1956年,周恩来总理为第一批运动健将颁发证书,体操被列为第一个项目,而鲍乃建又因为是体操队的全能第一而被授予“中国第一号健将”。鲍乃建拼命三郎一样的性格也使他成为“受伤大王”——上世纪60年代初,田得祥和老师曲绵玉为鲍乃建的膝盖、脚、腰做过三次成功的手术。手术后,鲍乃建不仅重返赛场,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体操是一个运动员受伤几率很高的项目,1965年,当鲍乃建手术几年后,第二代体操运动员、国家体操队原总教练高健从单杠上失手掉下,造成颈椎脱位,田得祥和老师曲绵玉为高健做了两个小时手术。此后,经过良好的恢复,高健重返赛场,并与队友一起取得男子团体世界第六的成绩。

  然而,正当中国体育与运动医学取得突飞猛进的时刻,“文革”中断了这一切,运动医学所因“不为工农兵服务”被撤销。直到“文革”后期,随着各体育项目逐渐恢复,运动医学所才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得以恢复。

  一场浩劫过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运动医学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得以快速发展,由3张床,15张床、30张床,发展到如今的60张床的住院规模。那个时期,也是在北医三院运动医学所工作多年的田得祥大显身手的时刻。

  “文革”后,田得祥治疗过的一个田径运动员,而今他只记得那名运动员的病情,却忘了他的名字,“他是个短跑兼跳远的运动员,本来很有运动前途,但一次跳远时踏过了跳板,径直跳到了沙坑外,当时整个腿都转了90度,膝盖4条韧带全断了,一条血管已撕裂,腿部神经成了一团麻……”田得祥回忆道,“我给他修复了4条韧带,缝上了血管,但神经被严重拉伤,已没有办法复原了。后来,他100米仍能跑12秒多,生活没有受到影响,但只能转行做教练。”后经记者查证,这位被田大夫记成“刘什么海”的运动员,是江苏省田径队副总教练谭洪海。

  1996年,广东女子柔道运动员冼东妹左膝半月板撕裂,初步诊断为左膝关节严重坏死,医生建议她立即停止训练住院手术,否则会影响日后的行走。起初,冼东妹决定选择保守疗法,后经田得祥诊断,决定先为她做摘除半月板手术。多年后,田大夫解释说,半月板就像自行车轴承里的滚珠,起减压保护润滑的作用,但滚珠坏了不仅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把关节磨坏。手术后,经过一段恢复的冼东妹夺得了八运会冠军,后又经过其他大夫治疗,接连夺得了雅典和北京两届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

  田得祥,治疗运动创伤的专家,在50余年的行医过程中,经他治疗的运动员不计其数,在那一面面金牌、一座座奖杯背后,无不闪动着他的身影。

  医道与乐理是否相通?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答案。在田得祥心中,这二者想必会有些联系,如果没有生活中的抑扬顿挫,又怎会展现出他在手术台前的韵律!

  身为医生,田得祥并没有禁锢于专业的领地中,他对音乐特别是民乐的迷恋如痴如醉,不仅在诸多音乐会的观众席上可以看到他,而且还时常拉二胡、弹古筝。

  情趣的培养并非朝夕之功,需要时日,而这恰恰要追溯到田得祥的中学时代--当年,他进入北京四中就读,在这所学校学习期间,音乐与体育植入了他的灵魂,以至于高中毕业时曾一度产生报考音乐院校的想法。假如他走上了那条路,音乐界或许会出现一名著名的民乐演奏家,而医学界则会失去一位名医。

  中国的运动员无疑是幸运的,当田得祥抉择个人的前途时,他选择了学医,继而因为钟爱体育,对运动创伤钻研了几十年,并亲自对姚明、李娜、赵宏博等众多明星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不过,田得祥同样没有放弃音乐,而是将其归为一生的爱好。在他心中,触类旁通、博采众长的道理早已被他融会贯通,于是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在手术台前奏响的那曲动人乐曲……

(来源:中国体育报)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