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院教书育人系列活动之如何做教学研究
公共卫生学院教书育人系列活动之如何做教学研究
2012年5月29日下午2点,现年73岁的原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王振刚教授,作为50年代北医学子的代表,应公共卫生学院工会邀请,在220会议室为学院的各位教师奉上了一堂“如何做教学研究”的精彩讲座。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娟、副院长王志锋、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党支部书记潘小川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詹思延主持。
活动首先由潘小川教授简单介绍了王振刚老师的执教经历及教学成就。随后,詹思延教授介绍了公共卫生学院举办“如歌岁月,知行春秋”教书育人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本次活动仍然分为“传经布道”、“解疑答惑”、“薪火相传”、“倾心寄语”四个环节。
王振刚教授首先通过一首写给友人的三十年寄语诗歌,向大家展示了50年代末期北医学子的生活与学习情趣,感叹时光飞逝。之后,王老师结合这几年作为教学督导开展的教学研究工作,向大家介绍了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包括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学习哲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并向大家介绍了在教学研究方面撰写的两本专著,包括已出版的《师生对话之道》和即将出版的《课堂感受——教育想象力探寻》,希望通过他的研究和体会,为大家提供新的视野,以提升教学质量。随后,王老师引经据典,强调了哲学、美学和教育批评思想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向大家介绍了众多经典的哲学和教育类专著,建议大家多学习,有助于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王老师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分寸,无为而无不为,注重课堂想象力,着重于教思路而非概念”,要教会学生如何提问,让课堂更加活跃,突破框架限制。最后,王老师从自身体会出发,提出教学改进的最好方法是反思。此外大家还可以通过多听课多交流,带着教学批评的眼光去发掘优点与缺点,少讲多练,从案例出发,以美启真,不断积累经验并进步。
王振刚老师的博学、谦虚与好学,让大家无比佩服。通过王老师的讲述,大家深刻体会到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有太多的知识需要补充学习,很庆幸有王老师的指点,让大家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在讨论环节,王老师还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一些心得体会,鼓励大家放手实践。之后,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的两位青年教师代表与王振刚教授结成“一对一”对子,将在后续工作中保持与王教授的交流联系,真正做到“常取经,取长经”。至此百年校庆来临之际,老先生结合本次活动主题,挥笔写下“少讲多练,从案例出发,以美启真”,寄语百年北医教书育人再创辉煌。
倾心寄语
赠送水晶牌
签名赠书
交流结束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娟代表学院向王老师颁发了水晶牌,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志锋做总结发言,高度赞赏了此次活动,希望工会今后能够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开展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在培养青年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各位老师多跟王教授学习取经,加强哲学和教育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并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得以应用,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最后,学院工会邀请王老师在其所著的书籍《师生对话之道》上亲笔签名,并发放给各系老师,让大家从书中继续学习和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待王老师的新书《课堂感受——教育想象力探寻》出版后,大家期待和王老师更进一步的交流学习。
【延伸阅读】:
寄友人,校庆百年感怀三十韵
王振刚
那年大跃进,入学就练兵。上课没一月,西山挖树坑。欲种核桃树,比赛放卫星。少年又气盛,干活快如风。晨起到河边,洗漱亦匆匆。河水清咧咧,弯月伴寒星。上山羊肠路,馒头书包盛。说去一个月,两月才返城。
宿舍一号楼,我们住二层。凭窗向北望,钢院有学生。这边一挥手,那边有回应。当年庄稼地,如今大路通。终日车流急,岁月如车行。昔日放暑假,你和德才兄,骑车六十里,来到我家中。食无鱼和肉,陪游十三陵。而今五十载,历历记分明。
九二年校庆,君来我楼层。远望我背影,便能呼我名。我道忒神奇,君言同窗情。转眼二十年,匆匆复匆匆。母校一百岁,十万医学生。你我诚有幸,名字在其中。晓以医者事,永念栽培情。诗书复同道,岁月幸同庚。白头吟一曲,寄友叶庆成。愿君身矫健,常忆西山行。
(公共卫生学院工会)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