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学子】关注社会医疗卫生 阳光医学生在行动
【北医学子】关注社会医疗卫生 阳光医学生在行动
“从事阳光爱心诊所的工作,和患者真心地接触,使我们这些医学生时常回顾自己当初的医学选择,思考如何做一名好医生。患者们感激的眼神使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感慨良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内心。”蒋晓晓说。
她所说的“阳光爱心诊所”设立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内,拥有一间陈设简单的小小诊室。“阳光爱心诊所”2010年12月29日正式运行,并郑重呼吁:“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健康,我们共同行动!”以博爱的目光关注社会医疗卫生和公益事业。诊所的建立受美国“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student run free clinic, SRFC)”的启发,由医学生参与运营和管理,由医生和医学生志愿者共同参与,向城市低收入困难人群提供免费的常见病、小病诊治,慢性病预防及健康宣教。目前,诊所确定患者为10人,运营模式不同于美国学生运营免费诊所,充分考虑了中国医疗体系现状,其流程、规章建设已初步完成,机构设置完备。这个医学生们的义诊所看似简单,却描画了阳光青年们关注社会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和弱势群体健康的大爱和一腔热忱。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生的座佑铭
陈德玉,是医学部食堂一名普通的保洁工人,也是阳光爱心诊所的第一名患者。在诊所的启动仪式,她迟疑许久,被10名工友们推上了讲台。她的声音很小:“我来自陕西农村,我感谢诊所的大学生们,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我自己的孩子。”她讲起自己支撑着经常浮肿的双腿在北京孤独地打拼,讲起和诊所的学生志愿者的初次见面,讲起经常到集体宿舍看望她的学生们,讲起诊所免费为她提供了药品和治疗建议……她朴实而动情地呼喊:“加油啊,大学生!”那个讲台,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卡特,曾经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官员侃侃而谈,此时,第一位踏上它的普通工人赢得了台下真挚而感动的掌声。
爱心诊所的志愿者介绍说,在正式挂牌启动之前,诊所于2010年10月23日和11月6日进行了两次试运营。之前的工作日,部医院的医生已为确定的患者进行了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项目,还为女职工进行了妇科检查,试运营当天,医生对患者进行了问诊并免费发放了所需药物;学生志愿者进行了组织工作,并为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低年级学生记录了病史和家族病史,高年级志愿者并在医生的监督下对病人进行了体检。通过体检查出有人患有甲状腺疾病、神经性皮炎等需要去大医院复诊,阳光爱心诊所提供了治疗建议,为日后的跟踪治疗奠定了初步基础。
爱心诊所目前的10位患者都是家庭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通过交流,爱心诊所的学生志愿者们得知,他们多是受雇于一家保洁公司,不仅工资较低,而且在北京没有医疗保险,委派至医学部工作后,虽然医学部为他们提供了集体宿舍,但生活所迫,他们得了小病都不选择去医院就诊,而是凭自己的判断买些药“凑合”,直到得了大病才去医院,又往往在病还没有痊愈,只是症状得到缓解的时候就回去工作,而不愿再花费诊疗费了。他们代表了身边一个十分需要医疗服务,却又得不到医疗保障体系庇佑的群体。
“因此爱心诊所决定对他们进行帮助。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走出去,只是觉得贫困人群太不容易了,想帮助他们解决健康问题,树立健康意识,不沟通哪里知道他们是这样的状态。”蒋晓晓说,“虽然我们的诊所对大病也不能提多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帮他们治疗小病,防止蔓延和加剧,防治大病,减少手术的机率;更主要的是可以树立起及时就诊和不要滥用药物的意识;同时,爱心诊所主张将患者作为人的整体来进行诊疗,崇尚真诚的沟通,握着他的手说话,微笑地看着他的眼睛,他得到医生的安慰,他信任他的医生,身心双方的治疗作用可能会让他恢复得更快呢。提供健康服务和心灵关怀之外,我们也想提供一个窗口,让患者知道医生、医学生们的想法和初衷,医患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越难我们越不应该畏缩和停滞,我们反而要把它做好。”正如她所说,诊所的核心理念便在于为城市低收入人群减轻一定的疾病负担,促进卫生公益事业发展,实现医疗资源通过道德的再整合分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医学生志愿者能够将医学实践和爱的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各种为贫困人群谋求福利的努力,深入理解疾病和社会心理的关系,强化学医的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归属感;使患者得到的,不止是身体疾患的缓解,更是心灵的抚慰和社会的温暖关怀——希波克拉底誓言深深地铭刻在这些医学生的心上。
诚然,医疗卫生保障是当今的社会热点,医患关系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焦点之一。当下作为医改转型的关键时期,阳光爱心诊所的建立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无论是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义诊、免费药品和健康宣教的行动,还是以相互理解达成医患和谐的尝试,都是这些阳光医学生们关注热点,关爱人群,以一腔热忱回报社会所走出的第一步。
2010年的1月,正是匹兹堡最冷的一个冬天。已是深夜,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青年仍踩着没膝的雪向树林深处的流浪者营地走去,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医疗服务和药品——“这种志愿者之旅很难得,我们不仅参加了‘全美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大会’,而且参观了诊所,做志愿者,把食品和药品发放给需要的人,这种感觉和暑期学校不一样。这是我们公认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了。”蒋晓晓说。
这一切开始于2009年9月。曾在北大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就读,后转至美国Nebraska大学的同学扎梦裔传回美国“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的概念,并呼吁将这种医学人文理念种植在祖国的土地上。蒋晓晓、薛侃等6名医学部在校医学生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和鼓励,最终确立了建立免费诊所的想法,并在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续岩的帮助下,对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和第三医院的医生及医学生进行可行性调研。调研的结果是令人欣喜的,89.7%的医学生90.2%的医生的乐于从事这样一项公益事业,患者也大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于是,2010年1月,这个初具雏形的团队赴美,在第三届“全美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大会”以“在北京建立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的设想”为题目进行了大会发言,在接受了美国学生运营免费诊所的创始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Ellen baker教授的指导意见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美国各地的5家免费诊所——包括3家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1家社会福利机构附属的免费诊所和1家由志愿者医生组织并管理的免费街诊。从诊所的创立、运行、预算到赞助申请、应急处理、志愿者管理等方面无不进行了了解,他们走进流浪者营地,并参与免费诊疗活动,了解到在美国的运营和发展等理论基础。回国后,中国第一支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团队正式组建,在每周一次的例会上为诊所定名为“阳光爱心”。他们在医学部教育处、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人文研究院和附属医院诸多老师的集思广益下,探索在中国建立学生运营免费诊所的思路,一边查找着相关文献,研读美国带回的各种资料,一边不断与美国的学生诊所负责人交流,在第三医院第二门诊部感受医疗卫生工作情况,学习医院管理的流程和经验。爱心诊所在各方的支持下艰难却稳步的前进。
“其实美国的模式仅限于启发和借鉴,因为文化基础、法律和社会状况都不一样,我们不能套用他们的模式。”蒋晓晓说。学生运营免费诊所在美国的发展已十分成熟,自北卡罗莱纳大学1967年创办了第一家学生运营免费诊所以来,美国已经有53%的医学院校开设了学生运营免费诊所,达101家,分布于25个州,社会各界的捐款及政府的拨款使每家免费诊所的年运营资金从5000到95000美元不等,免费诊所也可接受药物和设备的捐赠。每学期共有数以千计学生参加志愿活动,数以万计的病人接受诊所的诊疗,更已成为了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但是美国的免费诊所多是每周固定运营一次,有医疗需要的人只要声明自己没有医疗保障便都可以排队候诊,只取固定人数的患者,由医学生现场问诊,医生开具诊断和药品。因为患者流动性大,诊疗过后便再不进行后续跟踪。
但是经过综合考虑、专家教授论证和试运营,诊所团队最终放弃了这样的运营方式,取而代之的中国医学生自己的基本模式:对周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先期资格审查,确定招募的患者在北京地区不享有任何医疗保险,月收入低于1400元,并经过诊所团队核准,确定符合条件的患者成为诊所服务对象;初次就诊时,在医师的指导和监督下,首先由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志愿者分别进行信息采集、问病史和体检,充分交流后再由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开具所需诊疗方案和药品,并由学生志愿者办理就诊卡和健康档案;之后有医疗需要时患者可随时持卡就医,诊所为每名患者提供每年600元的诊疗费用,其中200元划入统筹账户,每月报销时间内,患者到诊所报销当月产生的医疗费用或申请统筹账户;诊所并将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建议,随访病情,更新他们的健康档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提供健康咨询和帮助。诊所诊治的疾病范围被设定为常见病和慢性病,以及任何在诊所现有辅助检查条件下能够诊断的疾病。这样,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和部分大病补助,并可方便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宣教。其中最重要、也是与美国运营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爱心诊所的志愿者对患者实行一对一的负责制,既方便了沟通随访,也使患者能够更有效地在第一时间与诊所联系。
诊所制定了管理条例、报销制度、病历档案记录、志愿者手册、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常规运行的细化条例,设立了运行部、组织部、外联部、财务部、网络技术部等职能部门。资金完全来源于社会捐助,在老师的监督下由团队进行管理。团队并将对通过考查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管理,记录志愿者的工作情况,评选优秀志愿者。蒋晓晓笑了起来:“其实这个考查很简单,因为是完全自愿加入诊所团队的,团队就是考察志愿者是不是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这样的工作,志愿者在这里不应该是希望自己学到什么,而是真正有意愿为社会公益和公众健康去努力。至于优秀志愿者我们也会有奖励政策的,比如我们自己攒下什么优惠券之类的可以拿出来分享,有限吧,但也很有趣。”
“阳光爱心诊所”在中国树立起第一块学生运营免费诊所的牌匾,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得来的。“老师们一直以开明的态度对我们说,‘你们放手做吧,探索中才会发现问题’。我们就这样摸索着完成了初步的计划,至少患者们可以得到需要的药品和医疗保障了。我们下一步还要扩大患者群体,继续完善各方面的制度,听听患者的反馈和意见,开展定期的健康讲座,寻找一些资金支持吧。”蒋晓晓说。
拒绝迟疑 行走在探索之路上“刚起步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也不免彷徨,各位老师也没有这样的经验,但柯杨副校长和续岩老师等许多师长一直鼓励着我们,让我们坚信为社会公益而努力是非常好的信念。大家已经看到了爱心诊所的必要性,又得到了老师们的鼓励,就坚定了信心要把诊所做起来。我们不能因为从零开始就畏缩不前啊。”就这样,蒋晓晓把团队成立后在寻梦之路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2010年2月,从全美学生运营的免费诊所大会归来之后,他们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初步决定在农民工中寻找患者。同学们想起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系的张拓红老师,她对农民工的卫生健康状况研究基础深厚。于是,同学们结伴找向张老师征求调查建议。张拓红老师在提出指导建议和策划方案后,指出了同学们缺少临床管理经验的不足,开创一个新事物只凭热情和空想是不行的,建议同学们去医院见习,从诊疗流程、费用到查房、管理都建立起初步的实践经验。于是她帮助同学们联系了第三医院第二门诊部副主任刘薇薇,刘薇薇对同学们的想法非常欣喜,一口便答应了下来。于是每周末同学们都坐上一两个小时的公交车从学校赶到西三旗的第二门诊部,跟随指定的带教医生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在这里,他们看到了真实的医院管理的各项文件,了解到哪些疾病需要纳入临床保障体系,站在医生身后看真切的问诊过程。在这里他们真切地认识到,由于国内对医师执业资格管理严格,美国由学生参与诊疗的形式的不可行的;而且对医师多点行医实行严格管理,更不能套用美国志愿医师街诊诊所的模式。同学们不得重新不思考完全不同于美国的运行方式。就这样半年过去了。
“也会累也会碰壁,但是每到疲惫、迷茫的时候就给校长、老师们写邮件、谈心,就会得到建议和鼓励,就是一个不断得到补充的过程,激情也就坚持下来了。”蒋晓晓这样说。他们的确时常碰到一鼻子灰,为验证患者来就诊的可能性,他们在实习的半年中,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农民工的意向调查。学生志愿者们分为三个小组分头到几处工地寻找,但是得到的有效反馈太少太少了。正灰心的时候,刘启佳同学看到三名校内保洁的阿姨在路边休息,谈起来诊所的设想,阿姨们高兴极了,都愿意参与他们的项目。同学们就这样顺利地找到了最初的患者,时常去看望这些叔叔阿姨,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患者们甚至还口口相传,为他们找来其它病人。2010年10月的试运行前夕,诊所不仅顺利找满了计划中的10人,还破例决定为第11位患者进行检查。
“患者人数是根据资金情况来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能够诊治的患者数量很有限。我们的第一笔资金是2010年8月收到的,是带领我们救助流浪者的美国街诊运动创始人Dr. James Withers来访时提供的300美元。8月份时患者、资金、场地还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场所问题,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个切实的解决方案。”蒋晓晓解释道。他们曾考虑到将诊所设立在第二门诊部内,由第二门诊部提供有资质的医师。第二门诊部也有这样的意向,提出了以会诊的方式接纳医生志愿者,但是与医学部公共教学部卫生法研究室的老师就法律风险讨论后又将这个方案推翻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这也将是公众非常关心的:诊所的身份是什么?医疗许可资质的医师由哪里提供?谁有能力为诊所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一次例会上大家头脑风暴后转机出现了。”蒋晓晓开心地说,“我们决定联系医学部医院碰碰运气,部医院作为医学部直属的社区医疗机构,与大医院的管理体系不同,如果部医院能够接收诊所,我们也就有了正式的归属,在医学部的直接管理下进行组织化运作了。”蒋晓晓怀揣着拟好的计划书来到部医院敲开了孙凌波院长办公室的门,“没想到孙院长看完马上就答应了!”孙凌波院长是国际狮子会中国狮子联会的成员,从事公益活动多年,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对义诊的局限性能进行益补充的免费公共医疗方式,为广大人群提供切实的诊疗服务。孙院长、院长助理柴晓媛和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的王燕芳老师在不断的接触中,为运营方式、涵盖疾病、患者管理等各方面提出可行的完善建议,同学们在不断的修改和起草中,最终确定了呈现于世人的中国学生运营免费诊所的运行格局。诊所与医学部部医院达成协议,部医院作为运行主体进行药品管理和执业医师坐诊,学生管理诊所运营,为患者提供安全、免费的医疗和药品,同时,爱心诊所团队并作为注册学生社团直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团委领导,形成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上至下紧密指导、管理的体系。在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杨海燕老师还计划将诊所与人文医学课程相连接,使参与人文医学课程的学生亲身参与诊所的工作,体验医学实践和人文素养培养的融合。
在同学、老师和医生们的努力之下,一切柳暗花明了。回顾走来的一路,2006级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志愿者薛侃说,刚开始时,资金缺口令人忧心,核算下来每个只能设立一二百元的上限,要维持一年的诊疗费用太难了,我们真希望更多的人认同诊所的意义,向需要的人群伸出援手。于是,孙凌波院长从事志愿服务的中国狮子会又提供了4000元作为启动资金,与前期到位的资金一起开展规划。团队结合北京市最低工资确定了1150元的患者收入标准,日前,北京市最低工资新标准公布后,随之上调为1400元;并参考社会医保体系和医生建议的常见病和慢性病诊疗费用,确定了患者的报销制度,建立了统筹账户和诊所运营资金。最终在试运行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声:“关注城市弱势群体健康,我们共同行动!”
为社会谋福祉 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我们的目标就为社会医疗卫生做一些事,如果说我们有收获,那就是在诊所的锻炼中收获了专业知识、组织能力,收获了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感恩的心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感,诊所更是强化与患者有效沟通技巧的实际课堂。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态度不同了,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人生意义,不再懒惰,对我们这些医学生来说,有这些就够了。”蒋晓晓代表爱心诊所团队的成员们说出了心里话。
阳光爱心诊所正式启动后,北京大学的医学生们所提交的加入申请正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诊所团队正在补充和扩大之中。“我们也正在考虑如何能使更多的志愿者医生合规合理地参加到活动中来,可能是会诊,也可能是提供专科咨询,我们会通知有该类问题的患者都来和医生见面,这些都正在思考和论证当中。我们也将吸纳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共同组建多学科全方位的服务团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为看不起病的人提供帮助,这对社会的进步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很有好处。”蒋晓晓说。她又补充道,其实大家只要有为社会谋福祉的意愿都可以从事这样的项目,可以参与团队,可以对诊所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是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意义更大——她本身就读于基础医学的方向,但在诊所工作的日子里,她被这一切感动着,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医学之路的行走中,更希望为患者的健康卫生做更直接的工作,因此她决定毕业后投身公共卫生管理的方向。她说:“虽然付出了一些精力,但是我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让我很满足。”
2010年8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了首届“八年制医学生论坛”,来自全国十余所医学高校的学生代表齐聚北京。诊所团队在论坛上介绍了诊所项目的进展,并号召全国医学院校将之推广起来,得到了代表们的肯定,目前已有高校初步组建了团队,正在与阳光爱心诊所的交流之中。诊所团队计划2011年举办中国自己的“学生运营免费诊所交流会”,邀请更多医学院的代表,参观诊所,交流设想,让免费诊所的社会卫生事业理念盛开出纯洁的花。
美国医生Dr. James Withers也来到了“八年制医学生论坛”,爱心诊所的同学们受他的感染关注流浪人群的精神并没有被遗忘。诊所团队回国伊始便向周边的同学们传递了这样的精神,北京大学医学部流浪者关爱协会不久便成立了起来。他们希望与诊所达成初步共识,流浪人群作为另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需要关注,这也是社会医疗卫生的另一个方面。诊所团队也希望不仅将目光局限于弱势群体,流浪人群可能会是扩大工作界限的另一个突破口。“我们知道,关注流浪人群的健康问题更困难,有些人可能有精神障碍与医生无法沟通,也有一些并不是真正的流浪者。因此最近流浪者关爱协会已和我们一起做了北京流浪群体的调查,希望提供相关数据和卫生状况报告。我们目前能做的有限,但各种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人群都是存在着的,医学部流浪者关爱协会更希望流浪者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阳光爱心诊所能做什么?哪怕只是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我们的团队也是愿意去做的。”蒋晓晓说。
谈起诊所的发展,蒋晓晓说,诊所在与医学部医院商议后认为,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将分步骤提高患者人数,以50人为上限,2011年上学期患者人数将有可能达到20人;未来,如果资金允许,也将考虑社会医疗费用的变化情况,重新核准患者额度;再未来呢?“志愿者们会不断地补充进来,可能最初的成员已经毕业离开了,但是阳光爱心诊所就在这里,我们的初衷是共同的——就是为公众健康服务,所以请相信医学生们会认真地继续做得更好。”蒋晓晓认真地说。
阳光爱心诊所的团队说,他们感谢所有对他们提供过指导和帮助的人——母校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各级领导和师长们、各大医院和医生们、各界社会团体和组织等,他们的重视为诊所团队的努力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是团队的坚实后盾。“还要感谢患者,”他们接着说,“就像柯杨副校长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所说的那样,医学人才成长需要在干中学习,患者的信任、配合和诚恳的心都是对我们很好的教育和帮助。”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在对阳光爱心诊所的寄语中说,阳光爱心诊所的学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向上向善的劲头,对自我成长的意识和主动,无不传承着北京大学、医学部优良的传统,体现着医学部以“爱•责任•成长”为主题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希望师生们稳步坚持下去,让爱传递……老师们说,阳光爱心诊所正式成立后,同学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希望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医学生们的阳光爱心诊所,请让它在善意的批评鼓励、有益的指导帮助和力所能及的支撑下更好地发展下去……
阳光爱心诊所是这块土地上一枝初生的芽,它以真挚的行动呼唤着爱与和谐。年轻的医学生,又一代青年,他们踏着前辈的脚印,站在先学的肩上,高远的目光共同指向人文关怀的理想。透过他们阳光的身影,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社会医疗卫生和健康公益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路途,充满希望。健康是所有人的愿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关注社会医疗卫生,阳光的我们都在行动!
(宣传部 刘璐)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