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吴立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优秀教师】吴立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编者按】在第28个教师节前夕举行的“2012年北京市庆祝教师节大会”上,我校药学院张礼和院士被授予“北京市人民教师”荣誉称号并作代表发言,外国语学院韩加明荣获“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数学科学学院陈大岳、城市与环境学院莫多闻、历史学系朱孝远、物理学院陈晓林、医学部段丽萍、药学院王夔、基础医学院吴立玲、第三医院徐智、第一医院刘新民、北大附中秦占全等10名老师荣获“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本网将陆续刊发这12位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宣传这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典型,进一步在全校师生中营造爱岗敬业和尊师重学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吴立玲,女,1954年8月出生。现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司库、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副主编等。2002-2006任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馆长、农工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77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6月任教授,1997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87-2000年三次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生理学系。

  一、热爱教学工作,坚持教学改革

  病理生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吴立玲教授从事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工作31年来。一直以来,吴立玲教授注重突出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她率先将临床病例引入课堂教学,做到每章有1-2个临床案例为先导,注重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启发学生思考,她提出问题让同学思考,结合病例介绍疾病的代偿和损伤的机制及临床症状、体征产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启发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她结合病例介绍疾病的机制及临床表现产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引导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并在全教研室推广。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的发展,随时更新讲授的内容,努力做到传统的教学内容要精,适当介绍部分新进展。例如率先将细胞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的内容引入课堂,还通过讲座和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授课中积极推行双语教学,电子教案采用中英文对照,授课中专业词汇使用英语。多年来坚持认真备课,讲课内容充实、生动,注意和学生互动,课堂效果好,深受学生及医学部教学督导专家的好评。

  她讲的课内容充实、生动,注意和学生互动,课堂效果好,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听吴老师课的学生普遍反应,很久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了。吴老师讲课很有趣味,有激情,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让大家觉得很有收获,形象、透彻,便于理解和记忆,不枯燥,感觉到病生理课的活灵活现。学生们印象最深的还有,吴老师上课时自始至终面含微笑,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善于与学生们互动,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拓展学生们的学习思路,PPT做得也非常有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形象透彻。吴老师还很注重在课堂上,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深受学生们喜爱。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课下,吴老师仍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一个个问题,细致地剖析和答疑,态度和蔼可亲,一点儿都没有架子。

  吴老师认真钻研,对教学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她主持编写的《病理生理学》课程200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课程、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类课程;2004年获北京大学、北京市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一个个奖状,见证了吴老师无私奉献,热心培养学生的拳拳之心、漫漫之途。2003年,吴老师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优秀奖和医学部继续教育先进奖;2009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女职工之星;2011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吴立玲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教改课题,积极参加网络课程建设、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自主设计实验等多项教学改革项目。自2004年起,连续6年带领教研室老师开展“心力衰竭”专题的PBL教学改革,编写教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联系临床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深受学生的欢迎。在机能课程融合的教学改革中,她将生理的体温调节、病理生理的发热和药理的解热镇痛药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并科学地缩减了学时。

  北京大学医学部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基础医学阶段的“新途径”教育教学改革,吴立玲教授积极组织教研室老师对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了全程梳理,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医学院PBL教学中心的副主任,她除承担1个案例的教学工作外,还负责主持基础医学院PBL教案的编写,制定教案审查的标准,组织专家评审教案,在PBL案例的编写和修改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二、积极引导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2001年基础医学院开展了“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吴立玲教授指导了10多名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工作,带领学生查阅文献、学习科研课题的设计、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汇报科研成果、撰写科研论文等一系列的科研工作。先后指导本科学生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SCI杂志论文3篇。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综述6篇和科研新闻5篇。2009年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病例讨论,由学生在国外大学的网站上下载英文病例,自己主持,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老师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经过5次锻炼,学生感觉很有收获。进入临床后还发回信息,认为对于临床阶段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所指导的八年制学生在2009年北京大学挑战杯比赛中获二等奖,在2010年首届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

  同时作为创新人才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制定项目的政策和管理办法;积极提出实施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这一系列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的兴趣与能力,启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推动学科发展,注重教材建设

  2009年作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吴立玲教授在上海主办了国际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以推动学科建设和国际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改革与交流。2010年主持教育部“国内外高等教育教材比较研究”的项目,组织国内的知名病理生理学专家对国内外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情况和所用教材进行研究,推动了我国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

  作为主编和共同主编,吴立玲教授分别编写了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用病理生理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0余部,参编全国性教材10余部。主编的教材有2本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1本是共同主编)。主编的3本教材分获2004、2006和2011年北京市精品教材奖。

  四、注重学科建设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人才是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作为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负责人,吴立玲教授不仅积极引进人才,还非常重视对在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吴立玲教授甘做铺路石,不顾疲倦,无私地指导青年教师,反复地修改教案和PPT,在历次教学比赛中,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北京大学和基础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多项奖励。热心推荐、扶植和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在她的热心帮助下,目前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参加过教材或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吴老师指导的青年教师发表了教学论文6篇。

  五、科研攻关 成绩斐然

  吴立玲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脂肪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近年来还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开展正常和移植颌下腺分泌调控的研究。先后承担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并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973项目的研究。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生4名,现有在读博士生6名。已经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40余篇。先后获北京市、卫生部、国家教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

  六、 积极奉献 服务社会

  吴立玲教授在完成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积极为学科发展、学院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建策。积极参加农工民主党派活动。积极参加每年的调研、讨论提案。此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2010~)、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国际心脏研究会中国分会司库(2000-);《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副主编(2006-),《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2009-)等职。曾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2001-2010)、副秘书长(1995-2000)等。2006年作为秘书长协助韩启德院士在北京成功主办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多次组团协助会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为学科的发展和学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获得了广大会员的好评。

  吴立玲教授淡于名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她的工作激情,她的诲人不倦,她的平易近人,她的无私奉献,还有她常常挂在脸上的那份舒心的微笑,激励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基础医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