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 》:“顶天立地”北医人

《健康报 》:“顶天立地”北医人

  刚刚过去的一周,北京大学医学部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在不同的场合里,各届校友总是最耀眼的“明星”。就像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说的那样,不论是学界翘楚,还是扎根基层,他们都是学校的骄傲,都是“顶天立地”的北医人。

  ■“顶天”者的思考

  集全美四大院即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艺术暨自然科学院之院士于一身的著名科学家钱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美国被西医界称为“创造奇迹的中医师”、美国国家补充替代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田小明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副院长、来自中国大陆的首位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王存玉院士——10月25日上午举行的北医校友论坛讲者阵容堪称豪华。这些“传说中的前辈师兄”的到来,让学生“粉丝”们兴奋不已,论坛现场早早就座无虚席。

  在近4个小时的交流中,4位医学大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创新、协作被频频提及。“做研究最重要就是创新,更需要合作。我合作有一个原则:多做少拿。做六成的事,拿四成的回报。”已经81岁高龄的钱煦说。

  在非典期间,成功创下非典病人全球最高存活率奇迹的钟南山院士的观点与钱煦不谋而合:“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很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保持对未知刨根问底的愿望,就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要想在专业上‘顶天’就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独立思考。与此同时,重大创新一定要靠协作,协作的前提是共赢。”

  在田小明看来,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坚持不懈也是成功的一大要诀。1984年,田小明来到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注意到NIH临床中心收治的很多肿瘤患者因化疗后副作用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田小明建议可以尝试针灸治疗。在遭到婉拒后,田小明决定“自己干”。他和妻子一起开设了中医诊所,5年内免费接诊了从NIH转介来的数百例疑难病病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做一项高尚的事业”。疗效说服了美国人。又经过10余年的努力,NIH正式成立相关研究中心,并承认针灸为有效、安全的疗法。

  要不要赚钱?王存玉也曾面对类似的抉择。在美国攻读分子遗传学博士后学位期间,他同时接受了牙髓治疗师的住院医培训。毕业后,做一名主攻根管治疗的牙医,收入在美国相当可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不能仅仅从收入出发来考虑”,最终,王存玉选择了潜心从事自己钟爱的基础研究。近15年来,他在肿瘤骨转移、代谢性骨丢失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你们是从小就立志成为大家的吗?还是在慢慢奋斗中成了大家?”在论坛的讨论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提问。 

  钱煦说:“我小时候只想着做一个好人,后来想到要做一个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有时我也很惊奇自己的能力,不知道上限在什么地方,总是尽量往上走。”

  钟南山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不能满足现状。至少要有一个近期目标,跳一跳能抓到。到老了,回首这一生,没有白活。”

  ■“立地”者的选择

  10月25日下午,北医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现场,一身戎装的李金柏显得格外显眼。北医04级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李金柏现在是总后勤部青藏兵站格尔木大站唐古拉兵站副政治教导员。

  从小怀揣从军梦想的李金柏在唐古拉兵站已经待了一年多。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现在主要从事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但专业知识并没有丢。除了给官兵开展高原常见病预防的健康常识讲座外,兵站里谁有个头疼脑热,自己也能在看病、输液时“搭把手”。

  “兵站地处高海拔地区,严重缺氧,一年四季经常下雪,我们得特别小心,千万别感冒,否则就可能引起高原肺水肿。”李金柏说,兵站距离格尔木有500多公里,蔬菜、肉类等食物每周会从山下送来一次,山上也没有自来水,只能从山下买矿泉水喝。

  尽管如此,李金柏还是选择继续留在雪域高原上。“作为北医的学生,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就多了一份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一大批北医学子远赴新疆,绝大多数终身留在了那里。59级赴疆校友段文钧、叶瑞玉回忆说,当年同去新疆的同学俞效越被分配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南疆喀什。当时喀什地区麻风病病人较多,且多居住在边远高寒荒野之处。“为了开展防治工作,俞效越和同事们登上过喀拉昆仑山,爬上过海拔4000米的冰大板,经常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最窄的山路只有一脚之宽;有时还露宿在山上,吃的是上山时带的馕,抓把雪代水是家常便饭。”另一位同学叶瑞玉为了研究跳蚤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历时8年每年在野外工作4个月,“她在自己身上作叮吸人血的试验,先后做过黄鼠蚤等十几种蚤类的叮吸。为了表彰她在蚤类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研究人员以她的姓氏命名了她发现的一个新蚤种——叶氏蠕形蚤”。

  “今年学校开展了追寻校友足迹的活动。在新疆我遇到了一位已经87岁的老北医人,我问他,苦不苦,他说不苦。问他后悔不后悔,他说不后悔。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这里实在太需要我们了。”柯杨说。

  ■厚道者的责任

  21名杰出校友、198名优秀校友、历届支援边疆及赴基层工作的校友——10月26日上午,北医百年庆典大会上,3000多名与会者把最热烈的掌声和最高的褒奖送给了他们。

  “回忆40年,要说取得一点成绩,我一直不忘记这是母校北医给我的培养和教育。”杰出校友代表钟南山在发言中说。

  “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已成为北医的精神传统。北医人的品格可以凝练为两个字:厚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这样概括北医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

  事实上,在北医,“厚道”的典范不胜枚举。校友王忠诚冒着被大量放射线伤害身体的危险,积累了2500多例神经外科病例;钟南山为证明缺氧时的肺功能,自我吸入一氧化碳,获得了无价的科学数据;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使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患者受益,而发现者屠呦呦的名字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2011年获得拉克斯奖时才被世人知晓……

  “北医人在知识技术之‘道’上追求厚重,严谨求实,乐此不疲;在品德操守之‘道’上追求厚重,勇担社会责任,行胜于言;在理解自然之大‘道’上追求厚重,理解人性,关爱病人。”柯杨说,这种“厚道”在遍布祖国四面八的方北医人身上得以体现、传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医人的责任和担当,“母校感谢你们,母校为你们骄傲”。 

  刚刚过去的一周,北京大学医学部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一场接着一场,在不同的场合里,各届校友总是最耀眼的“明星”。就像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说的那样,不论是学界翘楚,还是扎根基层,他们都是学校的骄傲,都是“顶天立地”的北医人。

  ■“顶天”者的思考

  集全美四大院即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院、艺术暨自然科学院之院士于一身的著名科学家钱煦,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美国被西医界称为“创造奇迹的中医师”、美国国家补充替代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田小明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副院长、来自中国大陆的首位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王存玉院士——10月25日上午举行的北医校友论坛讲者阵容堪称豪华。这些“传说中的前辈师兄”的到来,让学生“粉丝”们兴奋不已,论坛现场早早就座无虚席。

  在近4个小时的交流中,4位医学大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秘诀”,创新、协作被频频提及。“做研究最重要就是创新,更需要合作。我合作有一个原则:多做少拿。做六成的事,拿四成的回报。”已经81岁高龄的钱煦说。

  在非典期间,成功创下非典病人全球最高存活率奇迹的钟南山院士的观点与钱煦不谋而合:“临床上常常会遇到很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保持对未知刨根问底的愿望,就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要想在专业上‘顶天’就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独立思考。与此同时,重大创新一定要靠协作,协作的前提是共赢。”

  在田小明看来,为了理想敢于牺牲、坚持不懈也是成功的一大要诀。1984年,田小明来到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注意到NIH临床中心收治的很多肿瘤患者因化疗后副作用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田小明建议可以尝试针灸治疗。在遭到婉拒后,田小明决定“自己干”。他和妻子一起开设了中医诊所,5年内免费接诊了从NIH转介来的数百例疑难病病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做一项高尚的事业”。疗效说服了美国人。又经过10余年的努力,NIH正式成立相关研究中心,并承认针灸为有效、安全的疗法。

  要不要赚钱?王存玉也曾面对类似的抉择。在美国攻读分子遗传学博士后学位期间,他同时接受了牙髓治疗师的住院医培训。毕业后,做一名主攻根管治疗的牙医,收入在美国相当可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不能仅仅从收入出发来考虑”,最终,王存玉选择了潜心从事自己钟爱的基础研究。近15年来,他在肿瘤骨转移、代谢性骨丢失等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你们是从小就立志成为大家的吗?还是在慢慢奋斗中成了大家?”在论坛的讨论互动环节,学生们纷纷提问。 

  钱煦说:“我小时候只想着做一个好人,后来想到要做一个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有时我也很惊奇自己的能力,不知道上限在什么地方,总是尽量往上走。”

  钟南山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不能满足现状。至少要有一个近期目标,跳一跳能抓到。到老了,回首这一生,没有白活。”

  ■“立地”者的选择

  10月25日下午,北医第五届校友代表大会现场,一身戎装的李金柏显得格外显眼。北医04级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李金柏现在是总后勤部青藏兵站格尔木大站唐古拉兵站副政治教导员。

  从小怀揣从军梦想的李金柏在唐古拉兵站已经待了一年多。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现在主要从事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但专业知识并没有丢。除了给官兵开展高原常见病预防的健康常识讲座外,兵站里谁有个头疼脑热,自己也能在看病、输液时“搭把手”。

  “兵站地处高海拔地区,严重缺氧,一年四季经常下雪,我们得特别小心,千万别感冒,否则就可能引起高原肺水肿。”李金柏说,兵站距离格尔木有500多公里,蔬菜、肉类等食物每周会从山下送来一次,山上也没有自来水,只能从山下买矿泉水喝。

  尽管如此,李金柏还是选择继续留在雪域高原上。“作为北医的学生,我们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就多了一份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上世纪5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一大批北医学子远赴新疆,绝大多数终身留在了那里。59级赴疆校友段文钧、叶瑞玉回忆说,当年同去新疆的同学俞效越被分配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南疆喀什。当时喀什地区麻风病病人较多,且多居住在边远高寒荒野之处。“为了开展防治工作,俞效越和同事们登上过喀拉昆仑山,爬上过海拔4000米的冰大板,经常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最窄的山路只有一脚之宽;有时还露宿在山上,吃的是上山时带的馕,抓把雪代水是家常便饭。”另一位同学叶瑞玉为了研究跳蚤在流行病学中的意义,历时8年每年在野外工作4个月,“她在自己身上作叮吸人血的试验,先后做过黄鼠蚤等十几种蚤类的叮吸。为了表彰她在蚤类研究中所作出的贡献,研究人员以她的姓氏命名了她发现的一个新蚤种——叶氏蠕形蚤”。

  “今年学校开展了追寻校友足迹的活动。在新疆我遇到了一位已经87岁的老北医人,我问他,苦不苦,他说不苦。问他后悔不后悔,他说不后悔。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这里实在太需要我们了。”柯杨说。

  ■厚道者的责任

  21名杰出校友、198名优秀校友、历届支援边疆及赴基层工作的校友——10月26日上午,北医百年庆典大会上,3000多名与会者把最热烈的掌声和最高的褒奖送给了他们。

  “回忆40年,要说取得一点成绩,我一直不忘记这是母校北医给我的培养和教育。”杰出校友代表钟南山在发言中说。

  “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已成为北医的精神传统。北医人的品格可以凝练为两个字:厚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大医学部主任韩启德这样概括北医人所共有的精神特质。

  事实上,在北医,“厚道”的典范不胜枚举。校友王忠诚冒着被大量放射线伤害身体的危险,积累了2500多例神经外科病例;钟南山为证明缺氧时的肺功能,自我吸入一氧化碳,获得了无价的科学数据;治疗疟疾药物青蒿素使发展中国家成千上万的患者受益,而发现者屠呦呦的名字直到半个世纪之后的2011年获得拉克斯奖时才被世人知晓……

  “北医人在知识技术之‘道’上追求厚重,严谨求实,乐此不疲;在品德操守之‘道’上追求厚重,勇担社会责任,行胜于言;在理解自然之大‘道’上追求厚重,理解人性,关爱病人。”柯杨说,这种“厚道”在遍布祖国四面八的方北医人身上得以体现、传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北医人的责任和担当,“母校感谢你们,母校为你们骄傲”。

(来源:健康报 作者:谭 嘉 付东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