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人】我眼中的王夔先生

【北医人】我眼中的王夔先生

  1987年,我考入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那时,我是大一的学生,王先生是药学院的院长。刚入学时,我们没有分专业,所有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令我们当时兴奋的是,《基础化学实验》的理论课是王先生给我们授课。还记得,每次上课,年轻美丽的吴兰老师总是拎着一个录音机走进老公卫楼的9教,一边录音一边记笔记,后来给我们上课的讲义编成了一本封面为黄色的教材,至今我仍珍藏在书架上。我对于生物无机化学的认识,也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还记得王先生在黑板上写下顺铂的结构式,讲述着它被偶然发现的过程,告诉我们顺铂抗癌作用的发现是基于一个错误的设想和错误的实验设计,但难得的是其发现者发现了不寻常的现象,没有放过它而是尊重事实,研究它,重新设计实验,最终导致新发现。通过这个例子他告诉我们新发现需要洞察力,而洞察力,是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培养的。当时对研究还处于懵懂状态的自己,尽管不完全理解他所讲解的每一点,却记住了一个词叫serendipity,后来读了科学史,知道除了顺铂的发现,还有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出自实验中的意外。当时药学院的各专业都是五年制,实验课很多。后来每每在实验课上想敷衍懈怠时,总有很内疚的感觉,现在想来应是大一时王先生以及无机化学教研室的各位老师(我还记得当时带我们实验的每一位老师)给我们的严格要求,让我在潜意识中警醒自己,认真观察对待实验中发生的一切。大二时,我们开始选专业,要在药化、药学和医化学三个专业进行选择。医化学这个专业当时是王先生提出设立的,当时已经有几届的学生了。这个专业当时是希望培养能在医学和化学交叉领域中工作的具有医学背景的“综合”化学家。药学院当时制定了“医化学教学计划”,这实际上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教学计划,此计划以四大化学的综合化学教育为主体,将生物学和医学教育渗透到整个过程作为背景教育。尽管当时对这个专业的认识并不清晰,但对王先生所描述的学科前景我和一些同学却很认同,认为这个专业能够培养我们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从分子层次、细胞层次和整体上来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机理和规律。我们那届是选择医化学最多的一届,我自己也选择了医化学,后来,我成了王先生的研究生。冥冥中似乎在大一时的那门实验理论课已注定了自己的专业取向。

  我后来一直相信潜移默化的力量。王先生所讲的话,也许他自己都忘记了,但对于聆听者而言,却受了触动,产生了影响,我应就是受他影响的一个学生吧。自己做老师后,面对急功近利的大环境,面对学生的“闻之不行”,有时也会疑虑与惶惑,不知是否应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现实的残酷要求老师要“因材施教”、“因态施教”;但面对学生,总有时不我待的心态。每每踯躅,又会想起王先生的教诲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对于学生当时当地的“闻之不行”,也许并不应沮丧,因为你所传达的“道”并不意味着将来的某一天不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正像一位诗人所言,荷花虽然每年会凋零,但荷花中间有莲蓬,莲蓬中莲子。莲子在地下掩埋千年依然会开花。你所讲授所坚持的就像荷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中,有一天时机成熟时还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做老师的意义。      

  研究生毕业后我留在了当时的无机教研室,一开始,从带学生的基础化学实验到开始上课试讲,无机教研室的老师们都给与了我严格的训练和教导,尤其是教研室里的王夔先生、李荣昌教授、许善锦教授和刘湘陶教授,在我开始上课时,他们不断地给我批评鼓励,传授我上课的经验体会;让我体会到读书与教书的差别,体会到作为一名老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一个概念、看清问题的本质的重要性。王先生还对我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智慧”的培养,但一般说的更多是“能力”的培养。我当时对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并不得要领。后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自己逐步体会到老先生所讲的深意,所谓“智慧”培养,应指的是学生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原有知识领域与新知识之间建起联系的能力;进一步说来,应指的是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但具挑战性的是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实施这一思想。在理论课教学中,一般的教科书常用抽象的理论去解释不能感受到的事实,或用一些事实去总结难以理解的理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针对国内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和药学院六年制本硕连读学生的培养目标,考虑到整体药学教育对基础化学的需求,2004年,王先生开始组织大家为六年制编写《化学原理和无机化学》这本教材(2005年获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立项;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与已出版的同类教材相比,这本教材更强调思维方法与概念形成的历史以及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更强调化学基本原理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在章节编排和文字风格上也着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强化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王先生有一次跟我说,为了编这部教材,他的眼睛都要熬瞎了。我自然知道他在这本教材上所付出的心血,我也是最早开始教授这本教材的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方式不断和我探讨,他推荐我读了许多科学家的传记,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等等。他尤其强调要认识科学发展的过程,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任何认识上的突破都是在原有知识积累上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变革。在讲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时,我们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以及有关它的创立者的困惑,诸如爱因斯坦与哥本哈根派的论战,诸如薛定谔的“量子猫”等等;同时介绍了量子化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各样的近似处理方法,这样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部教材在六年制2005、2006、2007级三届六年制学生中使用,应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在化学基础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上达到了后期课程要求,也达到了该教材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从2008年开始,六年制的“普通化学”部分开始在北京大学校本部完成,自然这本教材也就停止使用。一切仿佛又回到过去。

  后来,我读王国维的《国学丛刊序》,他说,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从中,我也忽然领悟到何谓“即心即佛”,何谓“非心非佛”,学科之间原来也是殊途同归。

  王先生他们这代人的学术成长之路并不坦荡,他们的个人命运、学术生涯与不断的政治运动发生纠结,可即便在逆境中,他说也要把不利的环境变成有利的环境,他曾经被派到西双版纳当了一年的医疗队员,在那段时间,家庭孩子无法照顾,甚至连音讯也很难获悉;所擅长的专业研究无法进行;对国家的前途也充满担忧;但王先生却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向医生学习,为他将来利用医学院的优势联系临床开拓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就是他说的“有机会就学”。

  在动荡频仍的社会里,有些人会埋葬自己的青春、理想;但还有一些人,却乐观豁达,利用机会充实自己,举重若轻,最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自己,王先生应是后一种人。曾有一位作家讲到,哪怕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他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他这样做其实与一位舞者坚持练功,一位歌者坚持练声是一样的,其实是要保持一种工作状态。王先生说他与他们也并无不同,不断地学习与阅读仿佛是一种日常训练,最后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2006年,王先生主持了“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反应和有关细胞化学过程的干预”重点项目研究,这个项目是由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和山西大学三单位合作执行的,为明确研究目标,加强组织管理,王先生亲自办起了通讯简报,把各课题组的研究动态以及国内外稀土的研究进展及时通报给参加这项目的老师和学生。多少次,在节假日,甚至除夕,我都能收到他的邮件,不是关于研究课题的最新文献就是他关于课题的最新思考。我在这个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也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应有的付出与努力,也开始深入思考专业的发展、学科的建设、学生的教育。

  塞缪尔·厄尔曼曾写过一篇短文,叫《青春》,许多人都把这篇短文当做座右铭“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从王先生身上,我也更深刻地理解到这篇文章的真义,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老师已逾八旬,但他的目光炯炯,他的神采奕奕,他依然乐观向上,他依然不断地汲取新知。他熟练地应用iPad,他读新闻,读诗歌,里面有许多出版社的ipad阅读器,ACS mobile, RSC mobile; Plos reader......在他那里,你惊叹岁月面对这样的智者的无奈;面对他,你会感到若肩重负。

  王先生说过,一个人一生会经历许多事情,有时生气,有时委屈,但是要尽快忘掉,使自己很快恢复。忘却最好的方式就是投入到一项新的工作中,保持住自己的一颗向上的心、在新的挑战中寻求转机。如果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待条件时机成熟了,终会有“堂堂溪水出前村”的时刻。这是他的人生哲学,这是他的处世智慧。

  在母校100周年校庆的日子里,我写下这些与王夔先生相处的这些片段,它们并不足以表达我对老师的感激,也不足以表达出像王先生一样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才学、人品以及教育的理念对当下高等教育品质提升的意义。只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在母校,还能有机会培养出老师心目中才、学、识兼备的人才。

   王夔教授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和细胞无机化学奠基人之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教委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学家”以及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等多种奖项。今年教师节又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内在精神、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百年来北医有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内涵。王夔教授便是其中一位。

(药学院 杨晓改)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