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关于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杜军保教授课题组关于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日前,北大医院儿科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杜军保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金红芳副教授课题组围绕儿童常见的功能性心血管病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治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J Am Coll Cardiol,2012;60(4):315-20(《美国心脏病学院杂志》)(影响因子14.156)。在上述论文发表的当期,编辑部发表述评,对上述开创性的研究发现给予高度评价。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功能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方法非常有限。为了探寻能够预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治疗疗效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在杜军保教授、金红芳副教授以及唐朝枢教授的指导下,在课题组以往关于血管生物活性小分子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杜军保教授、金红芳副教授的多位研究生(张凤文等)以及医学统计室李雪迎老师等共同努力,揭示了肾上腺素质前体中段肽(MR-proADM)对α1受体激动剂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血浆MR-proADM含量较正常对照儿童明显增高。盐酸米多君治疗有效者的血浆MR-proADM含量明显高于治疗无效者。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血浆MR-proADM对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疗效进行预测,其曲线下面积为0.879,95%置信区间为(0.761,0.997),当以治疗前血浆MR-proADM 61.5pg/ml作为界值时,其疗效预测的灵敏度100%、特异度71.6%。由此,该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MR-proADM可作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治疗药物选择的重要指标。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推动血管生物活性小分子转化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长期以来,杜军保教授带领我国小儿心血管专业同道,在多项国家级及北京市课题项目的支持下,围绕“如何提高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这一临床难题展开系列研究,创建了关键诊断技术的判定指标体系,建立并开展儿童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制定了相应疾病的诊断程序。通过多中心研究,提出了儿童晕厥个体化治疗策略。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被纳入中华医学会颁布的儿童晕厥诊断指南及欧洲晕厥诊治指南(2009 年版)(Eur Heart J, 2009),并被写入《儿科学》、《临床儿科学》、《现代小儿心脏内科学》等教材和专著。围绕研究成果,主编《儿童晕厥》专著,为广大医师提供指导。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与参数成为国际研究中病例入选标准,研究成果被英国著名杂志Arch Dis Child Educ Pract (2010) 中"最佳临床应用"栏目所录用。连续主办首届、第二届以及第三届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广泛推广研究成果,使我国儿童功能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和临床诊治整体水平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

      (北大医院 儿科 杨锦艳)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