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提案建议专题】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

【聚焦两会:提案建议专题】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

        编者按: 又到一年两会时,又是一年新期盼。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分别于2013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医学部2人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1人担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各位代表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责,不负使命,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了让广大师生了解代表委员经过调查研究提出的提案或建议,同时全面客观地展现医学部代表委员们的智慧和心声,医学部统战部与北医新闻网特联合推出【聚焦两会:提案建议专题】,以飨读者。下文是全国人大代表刘忠军的建议:

解决“看病难”应注重长远实效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客观、准确地概括总结了过去几年来医改取得的主要成绩。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项医保参保超过13亿人,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都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为广大病患者带来实惠,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从温总理的报告中我们也感受到,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仍会继续加大,未来医保覆盖的范围会更广,力度会更强,这些信息都使我们增强了进一步搞好医改的信心。然而,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 医改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仍然需要不断调整和加强。从总体情况看,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缓解。从现实情况分析,我认为要更好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分级诊疗和加强社区医疗工作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并且应当从长远规划着眼采取相应措施。

        “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做到“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门急诊总量的比例” 即,伴随医改进程,患者就医的趋势应当逐步转变为通过分级诊疗实现“病有所医”。然而近两年来,患者舍近求远,直接涌向三甲医院就医,以及边远地区患者涌到中心城市大医院就医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三甲医院的门急诊量不降反升。以我工作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为例,2010年门诊总量为243万人次,2011年达到276万,而2012年则超过323万。作为一家三甲医院这样的数字无疑是工作业绩,而从完成“十二五医改规划”的大局着眼,这样的数字或许更应该引起深思。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一方面可能会加剧患者住院难,另一方面则容易促使三甲医院盲目扩大规模。这两方面情况的出现恐怕都不符合医改的方向。我们知道,按照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三甲医院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疑难杂症和重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上,放在常见病诊疗路径和诊疗规范化的研究上。

        解决分级诊疗问题既需要政策和制度,也需要制度的强有力推动,希望在今后几年里相关工作能够不断加强。事实上各地在建设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都作了很多工作,据我了解,北京市在这方面工作就做得比较深入,很多举措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但我认为,仅仅按照目前对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和方式,可能仍很难完全实现“十二五规划”所提出的目标。实现分级诊疗,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并最终彻底缓解“看病难”,更重要的因素是医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看病难”说到底是看专家难,看信得过的医生难,客观上,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人对有些医生的信任度,增加了患者直接到大医院就医,以及多次重复就医的比率,无论直接到达医院就医还是重复性就医都在客观上加剧了“看病难”现象的存在。借鉴发达国家医生培养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整的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加强医师的培训和执业准入,可能是提高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必由之路。“十二五医改规划”中提出了要加强全科医师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这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做的较好,并取得不少经验,国内很多地区相关工作还比较薄弱。实际上,要真正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只做好全科医师培训和现行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能还不够,按照目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实力,到了应当开始筹划并着手建立全国范围内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时候了。

        总之,在推进医改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医师队伍整体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建议政府加大对医师培训的投入,通过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建立来实现提高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从长远实效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统战部供稿)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