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新征程:医学部201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新起点,新征程:医学部201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举行

        9月,我们品味了丰收的喜悦;9月,我们扬帆再次起航。

  9月,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交织着荣耀与希望的北医,迎来了百年历程之后的第一批研究生。  

        9月2日下午两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隆重举行。校领导、医学部领导,各学院、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老师们和千余名硕博新生齐聚一堂,共同迎来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此外,一些家长还在逸夫教学楼通过网络直播,和大家一起分享了入学的喜悦。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副主任李鹰、姜保国、王宪、宝海荣,党委副书记李文胜、顾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孔凡红等出席了开学典礼。典礼由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主持。

       《今日北医》宣传片带领新生们回顾了北医同祖国共成长的百年历程,展示了北医的荣光与成就,彰显了北医人的厚道与责任。台下的新生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认真地观看,并不时地相互交流。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介绍了2013级研究生和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的基本情况。今年,医学部硕士研究生的全国招生录取率为21.4%。2013级硕士研究生757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36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94人。2013级博士研究生437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344人,专业学位研究生93人。此外,医学部还接收在职申请学位人员100名,其中在职申请硕士学位41人,在职申请博士学位59人。敖英芳向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他们抓住机遇、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创造新的成绩,取得更大的进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13级新生代表,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王笑鹏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了新生们的喜悦和激动。他用“目标”、“德行”和“责任”这三个词与新同学们共勉,表达了同学少年,对于医学梦想的执着追寻。

        面对新的校园生活,面对浩瀚如海的医学知识,新生们除了喜悦和期盼,心中不免还有些许忐忑。公共卫生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孙傲伊作为在校生代表,和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自己在北医学习深造的经验和感触。她勉励新生们要树立更高的理想与追求,利用北医的优秀资源和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志存高远的有为青年,成为屹立于天地间的精华璞玉。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研究生而言,老师,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药学院焦宁教授代表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给新生们送上了质朴而真诚的开学寄语。他提醒大家,进入北医,并不意味着登上了领奖台,而是踏上了新的征程,尽管现实很骨感,但我们还是应该拥有一个丰满的理想,心怀责任,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懈地坚持下去,从而取得更多的成就与辉煌。

        研究生时期是一个青年继续成熟的阶段,是人生中难得的黄金时期,除了学业和学位,还有什么更为重要?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的答案是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科学精神的养成,在科研起步阶段就需要具备,是科学研究最重要、最长久的支撑。”柯杨所理解的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尊重和执着,需要兴趣、责任心、耐心、诚信及合作意识。她希望北大的学子们,能够坚持科学精神,保持这种人格的高贵。谈到临床医疗和医患关系,柯杨认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观念的改变、需要医疗体制和医疗模式合理构建和完善、需要除了医生以外各方面医学相关人才的涌现,更需要每个医者人文精神的提高。”她希望新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觉地体会和历练,提高自身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为改善医患关系贡献一己之力。最后,柯杨还特别提醒大家,要在繁重的研究生生活中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掌声中,新生代表走上主席台,师长们为他们戴上沉甸甸的北医校徽,并热情地与他们交谈合影。

       “一代一代新人,后浪追前浪……”在《北医之歌》的悠扬旋律中,开学典礼圆满结束。随后,柯杨为研究生新生上了“开学第一课”,正式开启了他们在北医的求学生涯。

(宣传部   韩娜/文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