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征文之五十八】百年北医 薪火永传
【中国梦征文之五十八】百年北医 薪火永传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自2013年4月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以来,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近300篇投稿。其中,有的来自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教师学生,有的来自管理人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与行动。北医新闻网特开辟《我的中国梦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还将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以使北医师生对“中国梦”内涵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深入,敬请垂注。
作为一名99级入学的北医人,
时至今日,
已是我成为北医人的第14个年头。
在今天此刻,
让我们一同穿越时空的隧道,
在滚滚车轮中一起去找寻北医历史的印记。
让我们把目光,
移向北医史书的第一页。
1912年10月26日,
这是一个将永久铭刻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时间。
中国第一所国立西医学校,
在这一天诞生了。
九名教职工、七十二名首批学生,
他们是筑造北医殿堂的基石。
面对中国的第一届医学生,
汤尔和校长的话至今仍在我们耳旁响起——
用我们的医术治病救人,
用我们的能力与列强竞争,
让我们负起社会的责任。
这是老校长对北医学子的殷切期望,
也是一代知识分子发自心底的抗争。
风雨飘摇,沧海桑田,
传承着老校长的教育思想,
北医从此阔步前行。
一代代北医人的拼搏,
恰似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的收获。
他们流芳百世的,
是思想、是精神,
更是我们手中熊熊燃烧的火把。
一百年,学校的氛围没有变,
那精心准备的讲义和严谨的治学理念,
无一不体现着北医人的睿智和担当;
一百年,医生的使命没有变,
那一身白衣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
医者所为、性命关天。
当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的白大衣,
便已将除人类之疾痛,
助健康之完美的信念铭刻于心。
总会有人说:
北医人不够时尚,
那是因为就算外面的世界再丰富、再精彩,
我们也心甘情愿在自己的责任田上默默耕耘;
还会有人说:
北医人不够张扬,
那是因为多年来严谨的学术钻研,
已经让我们养成了甘于平淡、甘于奉献的性情。
这些所谓的缺憾,恰恰正是我们北医人特有的美。
医学是理性的,
它不需要文学的渲染,
更不需要艺术的夸张。
因为医学和医者紧握的是生命,
而这对生命的托付,
也使学医之人更习惯于沉静,
而不擅煽情。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这八个字凝炼而成的,
是我们北医的校风,
北医的文化,
更是我们北医人的品格。
这是百年北医沉淀下的宝贵财富,
一代代薪火相传,
而今,当这份宝贵的财富传递到我们的手中,
这是百年的传承啊,
理应被我们紧握于手、铭刻于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
即使前方的路再艰辛、再曲折,
我们也会高举火把,奋勇向前,
是为了老一辈医者对我们的期待,
是为了身患疾苦的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更是为了维护我们北医人那份百年的骄傲与荣耀!
在此,让我们共同祝福北医的下一个百年,
依旧薪火永传,经久不息!
(北医三院心内科 白瑾)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