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2013年毕业典礼第一场:志存高远 扬帆起航

医学部2013年毕业典礼第一场:志存高远 扬帆起航

  七月,是离别的时节;七月,是感恩的时节;七月,也是出发的时节。

  今朝莘莘学子,他日国之栋梁;寒窗八年苦乐,奉献救死扶伤。

  7月7日上午,医学部2013年毕业典礼(第一场)在会议中心礼堂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副主任李鹰、闫敏、方伟岗、姜保国、段丽萍、宝海荣,党委副书记李文胜、顾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孔凡红,医学部主任助理王维民,各学院(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领导出席了毕业典礼。典礼由医学部副主任王宪主持。

  今年的开场视频由毕业班的同学们自己亲手拍摄、制作,生理楼、跃进厅等熟悉的场景以及《同桌的你》、《那些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带着毕业生们回顾了在北医的日子,诙谐幽默又深情款款的话语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现场频频发出欢笑与喝彩。

  敖英芳介绍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2013年本专科生,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八年制毕业生共691人,其中,本博连读学生227人,本科学生271人,专科学生193人。有64名毕业生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其中有29名学生同时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毕业生中有97人继续升学,55人申请出国,实际参加就业482人。截止7月2日,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6%,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8.5%,全体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0%。应届毕业生中将有10名同学到甘肃、陕西、内蒙等西部地区工作。

  2005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王江源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回忆了在北医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路陪伴。他满怀深情地说道:“北医永远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家园,我们在此相约,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来自韩国的李水静表达了12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北医求学的感受,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毕业生家长代表廖苏苏女士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的感谢,向孩子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今后同学们将独自面对社会,独立承担责任,我用实践、兴趣、思考、团队、享受这五个词来作为对大家的寄语。”教师代表、来自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安友仲教授语重心长地向毕业生们叮咛:今后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学徒心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在工作中坚持思考,学会团队合作,抱着愉悦的心情享受生命,鼓励大家“努力做大医,坚持行小善”。

  北医的很多优秀学子把青春献给了祖国,把足迹留在了大江南北。曾扎根西藏十年,为藏区的医疗事业无私奉献的76届医疗系林珊校友用自己的人生历程向同学们展示了北医人的责任与担当。恶劣的环境、简陋的条件没有困住北医人前行的脚步,他们在青藏高原上谱写出一曲曲震撼人心的医疗赞歌。独特的经历以及藏族文化里对死亡的理解、对生命的尊重让在场的同学们无不动容,掌声此起彼伏。

  柯杨代表学校祝贺毕业生们顺利完成学业。“同学们,你们即将走上社会,我希望你们同样不要失去对这个时代的信心。历史上从来不存在完美的时代,我们的时代同样不完美,但却是一个充满了变革和机遇并让每个人可以做出自我选择的时代。” 柯杨在致辞中深刻阐释了成功的内涵:成功绝不仅仅意味着物质财富,成功是由多因素决定的,成功不靠精明的算计,成功是需要信念支撑的。她谈到,中国正面临最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发展,从医环境的恶劣自然引发我们对体制和时代的抱怨,这些需要从主观和客观角度探寻原因。她叮嘱毕业生们要脚踏实地,坚持北医人“厚道”的性格特质,用自身的努力去为社会、为国家的现状做出改变。

  柯杨说:“今天,你们就要上路,希望大家多一些轻松,少一些焦虑,不用劳神做眼前小利的算计,接受平凡与磨难,继续努力与担当,当你已做出选择,就让爱的信念支撑你,让‘命运’将你带到那个你该达到的高度!”

  同学们用欢呼声回应母校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在热烈的掌声中,毕业生代表们走上主席台为来自各学院(部)、医院的导师代表献上鲜花,表达感恩之心。韩启德为赴西部和基层工作的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鼓励他们发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品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贡献。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为荣获“2013年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学生代表颁发了证书。

  随后,毕业典礼在嘹亮悠扬的《北医之歌》中落下帷幕。在典礼结束后举行了学位授予仪式,韩启德、柯杨等领导为毕业生拨穗并颁发了毕业证书。

  师生集体合影将大家灿烂的笑脸定格,这个七月,北医学子满载着母校的嘱托和希望,扬帆起航。

(宣传部  实习生龙昊/文 黄大无/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