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举办首届北医全科医学国际论坛

医学部举办首届北医全科医学国际论坛

——暨第二届全国全科医学师资骨干精品培训班

   10月19日,由医学部、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北医全科医学国际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全科医学师资骨干精品培训班”开幕式在医学部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卫生)李振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候任主委/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院士、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孔凡红、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主任郑家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等出席了开幕式。

   孔凡红副书记代表医学部欢迎全国各地兄弟院校的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强调医学院校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性,介绍医学部发展全科医学的历程,包括已经建立完整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体系、招收两届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并多次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希望未来医学部与兄弟院校加强全科医学教学方面的合作。

   金生国副司长介绍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的进程和存在的难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包括近期出台《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及配套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标准、基地标准;建立中央财政培训经费补助机制;培训管理干部和师资;认定培训基地和师资培训基地;建立信息平台等。

   郑家强院士介绍英国由于拥有完善的全科医学网络,可以用20%的医疗资源解决了80%的健康问题,对比国内医疗现状,发展全科医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必然趋势。

   曾益新院士做了主题为“全科医师制度:发展与挑战”的报告,并探讨关于改善全科医学机制方面的见解,包括社会观念与认识的问题、制度保障和队伍建设等方面。

   北大医院刘玉村院长充满激情地表达北大医院为医学教育而生,一定会大力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决心和信心,极大地鼓舞了参会代表。

   北大医院李海潮副院长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生的角度强调发展全科医学的重要性,并纠正社会上对全科医学存在的认识误区。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杜雪萍做了主题为“全科医师制度建设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解读”的报告。介绍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近期对大纲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主题报告和讨论,分为全国全科医学师资骨干精品培训班和全科医学国际论坛两部分。

   在全科医学师资骨干精品培训班上,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分享各国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的经验。国内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杜雪平主任解读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标准,介绍了北京市全科医生基层实践基地培训及管理经验。住院医师项目咨询委员会高嵩教授介绍了住院医师培训评价体系的建设。浙江省卫生厅和北京协和医院介绍分享了国内全科医学培养的探索。

   医学部教育处教学办公室主任杨晓征介绍了医学部完整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体系;全科医学学系常务副主任迟春花教授详细介绍了医学部全科医学培训方面的实践,包括师资和研究生培训情况,以及与和睦家医院签订联合培养协议等。首批全科医学研究生介绍了他们在第一年轮转中的切身体会。

   培训的最后半天,会场上仍然座无虚席,和睦家医疗全科医生团队以角色演练的方式,为与会者带来精彩的教学示范,台上台下热烈互动,探讨全科医学临床带教方法。

   在慢病分论坛上,全科医学学系副主任孙凌波阐述了在社区患者常常多种慢性病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对患者进行管理以及好的慢病管理的要素。之后北大第一医院郭晓蕙教授、陈建教授、北医三院张英爽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鸿懿教授、北大六院于欣教授分别就糖尿病、COPD、脑血管病、高血压、焦虑抑郁等常见慢性病的管理进行了精彩讲解,还讨论了患者自我管理和综合连续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强调了循证医学运用在慢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分论坛上,卫生部、人社部、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和各地方卫生机关的专家和与会者就一些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给与会者带来了很多思想的碰撞和头脑风暴。

   医联体论坛,建立医联体是近期医疗改革中引人注目的话题,来自卫生局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医联体的看法,深圳医院介绍了他们在医联体方面所做的尝试。此外还探讨了中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转型时期,在三甲医院开设全科医学科的可行性。

   闭幕式上,北大医院李海潮副院长向全国兄弟院校发出号召,提议建立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平台,共同开创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未来。郑家强院士致闭幕词,为期两天的培训和论坛圆满闭幕,但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

(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 张婧/文  宣传部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