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征文之九十五】少年中国梦
【中国梦征文之九十五】少年中国梦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自2013年4月启动“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以来,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到近300篇投稿。其中,有的来自医护人员,有的来自教师学生,有的来自管理人员,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书写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出的努力与行动。北医新闻网特开辟《我的中国梦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还将组织”我的中国梦”主题演讲活动,以使北医师生对“中国梦”内涵的学习和探讨不断深入,敬请垂注。
习近平总书记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并深入阐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自此,“中国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会上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让我无法不联想到梁启超先生的名篇——《少年中国说》!
忘不了电视剧《恰同学年少年》中,少年毛泽东带领湖南师范学生一起诵读《少年中国说》,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激励我辈少年之昂扬斗志!忘不了2013年央视春晚武术节目《少年中国说》中,赵文卓率一众功夫小子,表演中国功夫,画外朗诵《少年中国说》,震撼之势犹如排山倒海扑面而来,感人肺腑,热血沸腾,看红了双眼!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中国梦不是突然创造,而是“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是文化的一脉相承,是对信念的追求、对使命的担当。这梦想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中国梦是历史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中国梦是现实的,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中国梦是未来的,意味着完善、改进和提高,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1900年,是旧世纪的终结、新世纪的开始,破败不堪的残局下孕育着新的希望。仿佛应照着这幅历史画面,《少年中国说》以慷慨昂扬的姿态,用人之老少喻国之老少,呼唤着“少年中国”的兴起,向“中国少年”发出了振兴国家的热烈召唤,唤醒了无数近现代热血青年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伟大事业。
青少年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青年运动的方向始终同民族的命运和时代的主题紧紧连在一起。当今时代高扬的主调、主旋律,就是凝心聚力实现“中国梦”。百年以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接近圆梦时分,当代青少年生逢其时,要为圆这民族复兴之梦而奋发图强。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气的生力军,“中国梦”的实现,要发挥朝气蓬勃的力量,国家和民族的明天要靠青少年,青少年自身价值的实现更要靠国家好、民族好,更要在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腾飞中才能争取青少年光明美好的未来。
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庚子六月,义和团变,国家从封建社会向双半社会蜕变时的阵痛,痛及先生笔端,作《少年中国说》力图唤国民性醒国民志。少年人常思将来,唯思将来,心生希望。以进取,以日新。少年人如朝阳、如乳虎、如侠如戏文……生活赋予了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先生也说:“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
志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想,二是实现理想所必备的意志和毅力,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因此,胸怀远大理想,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应当是中国青少年报效祖国,有所建树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力量之源。
先生有言,国之强弱兴废,全系乎国民之智识与能力,全系乎国民思想,全系乎国民之所习惯与所信仰。一个好的梦想总是可以凝神聚力,特别是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用一个梦去最大限度地表达国民的共同认同,对国家、对个人都有积极意义。
今正当过渡时代之余,诸人当知责任,行责任。“中国梦”的实现,不是空谈的结果,而是要靠辛勤的劳动,要靠我们每个人聚沙成塔的奉献。圆梦大业,为我们搭建了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也急切地召唤我们以勤劳书写青春的诗篇。学者既有志于道,且以一身任天下之重,作为北大人,让我们立足每一个岗位,挥洒每一滴汗水,勇于每一项创新,创造每一天美好生活,实现自身的每一分人生价值!
吾辈任重道远,当上下求索,坚定信仰。 诸君共勉: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两办党支部 赵茜倩)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