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MOOCs课程研讨会在医学部召开

公共卫生MOOCs课程研讨会在医学部召开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组织下,公共卫生MOOCs课程研讨会于2014年4月23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柯杨、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王维民、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静、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主管张慧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参与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教司的其他领导,MOOCs课程建设专家,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四所院校的公共卫生MOOCs课程建设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来自技术支持部门的代表。本次会议围绕MOOCs在医学尤其是公共卫生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MOOCs的制作标准和课程设计类型、四所院校课程设计及共享等3个问题展开研讨。

        柯杨和石鹏建在会上发表讲话。柯杨指出,各院校要积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要做MOOCs,但不为做MOOCs而做”,目前阶段首先要将目标定位在全国范围内公共卫生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公开”的同时,实现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石鹏建提出了MOOCs课程要依托混合式学习、模块化设计和团队建设的思路,实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定位。

        MOOCs专家,来自北京大学的汪琼教授和清华大学的于歆杰副教授分别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对MOOCs的设计和实施进行了生动讲解,引发了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来自4所院校的教师代表就公共卫生MOOCs课程的目标人群、团队建设、平台选择、制作经验以及支持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大家认为,公共卫生MOOCs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建设和设计之初就应主动寻求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在构思阶段就对目标人群和课程脚本等细节进行周密设计。公共卫生MOOCs课程作为新生事物,希望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四所院校的投入与合作,共同探索并推动公共卫生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延伸阅读: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中文译名也叫“慕课”,于2012年开始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并迅速影响到全球。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建的Udacity、Coursera在线平台以及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打造的edX平台被称为MOOCs发展的三驾马车。MOOCs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在线学习的热潮,并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目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了edX在线教育平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也先后与Coursera签订合作协议并在其平台提供课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CMB、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教育部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多次沟通,就建设医学相关领域的MOOCs达成了初步意向,并于2013年6月27日由中山大学主办了研讨会。

    2013年9月7日至14日,在CMB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中国医学教育代表团一行20余人赴美国访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调研MOOCs的发展近况。代表团成员包括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及教育处处长陈昕煜,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中山大学副校长黎孟枫及他们带领的各自学校的公共卫生学院领导和教学骨干。同行的还有CMB主席Lincoln Chen及CMB相关官员。此次访美,中国代表团成员与美国知名高等学府的领导、专家教授及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次研讨的形式全面深刻地理解了MOOCs对于高等教育的意义,为之后回国在中国探索MOOC的制作、确定方针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后,2013年10月13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了四校MOOCs研讨交流会议,最终确定了各校第一门MOOC的基本内容。北京大学医学部将在CMB种子基金的资助下建设《流行病学》MOOC课程。此外,学校还决定出资支持建设《营养学》MOOC课程。

    2014年3月20日,四校MOOCs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举行,会议邀请了教育部高教司教学条件处处长李静及教育部“爱课程”网负责人参加。会上,四校MOOCs负责教师分享了各自的工作进展,并播放了视频样片。与会者就如何改进MOOCs的制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国合处 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