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我们的文学书单——与大学生谈为什么读小说》成功举办
2014年9月13日下午两点半还未到,逸夫楼407教室内已是座无虚席,北医校友、在读同学以及读书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大家静静地等待着一场文学盛宴。旅居欧洲多年的北医校友、作家余泽民,长居北京的读书编辑康慨以及俄语文学翻译家孙越,在这个周末用一场对谈,与读者分享了他们多年来边走边写的文字生涯。医学部副主任李鹰、工会常务副主席刘穗燕、团委书记焦岩等嘉宾应邀出席活动。
讲座伊始,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原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的旅匈作家余泽民就为大家带来了他自己的读书故事,童年时让他感动落泪的《牛虻》、在北医读书时与同学彻夜畅谈的《渴望生活——梵高传》、初到匈牙利打开他英文阅读视野的《在路上》,每本书都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同时余老师还为大家推荐了凯尔泰斯的《英国旗》、马洛伊的《烛烬》等优秀小说。
俄语文学翻译家孙越带来的则是他军旅生涯中与文学阅读有关的故事,并对当今俄国文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文学是一种信仰,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读”。长居北京的读书编辑康慨回忆儿时结缘文学一方面因为可以排解孤独,另一方面是因为读书可以为他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他引用雪莱和柏拉图的话来告诉青年:人,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志存高远的存在,可能文学会让我们体会到正直感,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好、更善良的人。
讲座接近尾声时,余泽民先生与康慨先生分别为大家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自己印象深刻的文学作品片段,李鹰副主任还与大家分享了参与此次活动的真切感受,并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这场讲座为北医带来了浓浓的文学气息,也让“终要跟人打交道”的医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如何用心与用情。三个多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很多意犹未尽的同学留下来继续与嘉宾们探讨自己的读书感悟。余泽民先生还将自己带来的大量书籍赠送给了现场观众。
(医学部团委)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