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教授获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面对心血管病的严峻防治局面,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库。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决定高润霖教授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为副主任委员。
霍勇教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脏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主任、亚太心脏协会主席、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秘书长,因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控领域的突出贡献获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奖项。
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即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新技术。近年来,霍主任牵头研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冠状动脉支架,牵头实施了多项国际与国内大规模多中心临床研究,并获得多个奖项。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主任以来,先后帮助全国各地400余家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在29个省、市、自治区举办了培训班和研讨会,极大提升了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整体水平。
在促进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推广的同时,霍勇教授通过推动建立行业准入和质量控制等制度,促进了整个心血管内科行业的健康、有序、规范发展。他推动我国心内科专科医师准入规范、心血管内科专科质量控制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创建了全国心内科专科医师网上申报平台,为我国心内科专科医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做出了贡献。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专科医师考试体系建设项目,对于构建科学的医师培养、评价和使用体系,进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立项、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牵头,霍勇教授组织实施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针对目前我国急性心肌梗死(STEMI)救治早期再灌注比例低、治疗不规范、部分患者经济状况差等现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救急”、“救贫”工作。为我国STEMI救治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霍勇教授也因这一领域的工作获得2012年“Lumen Global”“年度成就奖”。
霍勇教授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是国内首个大规模高血压患者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中国高血压患者中大部分合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从而提出了“H型高血压”的理念,为高血压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被欧洲2008年脑卒中防治指南、美国2010年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和美国2010年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引用。
霍勇教授此次获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将继续发挥他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领域内的专业特长和巨大影响力,从政策咨询、学术研讨、项目论证、指南制定等各方面,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研究和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北大医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