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召开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作经验交流会

  9月25日下午,医学部召开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作经验交流会。各二级党委(党总支)领导、党办负责同志、党支部书记共80余人参加会议。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党委组织部部长戴谷音,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春虎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党校副校长苏鸿主持。

  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柳絮、公共教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党支部书记韩英红、第一医院护理部党支部书记丁炎明、人民医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委员梁公文、第三医院药剂科党支部书记李晓光和医学部两办党支部书记张娟先后做了党建创新立项工作经验汇报。这六个基层党组织来自于学院、医院、机关不同类型的单位,工作性质各异,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围绕中心任务创新性地开展党支部活动。他们的项目既包括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又有结合具体实际的实践活动,是第八期基层党建创新立项项目中的优秀代表。人民医院机关第三党支部通过调查问卷、焦点小组等方式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医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发挥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公共教学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党支部、医学部两办党支部把教育和学习活动与本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参观学习、撰写心得、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提高青年教师党员的教学育人能力和践行群众路线、争创优质服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医院护理部党支部“党员走基层——医改背景下县市级医院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是附属医院发挥基层党组织力量和优势,紧密结合国家、社会形势和本单位特点与实际开展创新性活动的集中代表;基础医学院学生党总支、第三医院药剂科党支部开阔思路,将PBL教学法、“品管圈”管理工具成功植入党组织活动中,有效地调动和提高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活动的积极性,为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部党委组织部部长戴谷音回顾和总结了自2006年以来医学部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工作情况。从2006年启动第一期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到今年9月份第九期基层党建创新立项申报工作启动,八年来医学部累计获准立项435个项目,医学部党委通过留用党费下拨立项资助经费312300元。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同主题党日活动、党建课题研究等,已经成为医学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多年来,通过组织项目活动,通过评选和交流,许多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支部书记脱颖而出,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党支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党支部活动经验得到了分享和推广。第五期基层党建创新立项项目之一——第三医院药剂科党支部的《心与“星”的交流——创文明优质服务访谈会》作为这其中的优秀代表,在2013年北京高校基层党支部活动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一等奖。戴谷音还以2010年11月第一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论坛暨最佳和优秀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颁奖为例,从各单位申报项目的组织策划、内容范围、创新性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在座谈交流环节中,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和、第三医院党委书记金昌晓、公共教学部党委书记王玥、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陈红松、药学院党委书记徐萍先后发言,他们都肯定了开展党建创新立项活动对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作用,并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谈了八年来开展这项工作的成绩和体会,也提出了很多见解和建议:党建创新立项越来越朝着调查研究等探索性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层次和水平都在提高;医学部层面的经验交流做得比较好,二级党委(党总支)层面同样应该重视这种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内部交流与分享,加强指导;党建创新立项同主题党日活动各有侧重,在申报和策划时应注意区分。大家还针对项目和活动所产生的费用如何做到既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又契合工作实际,真正实现把钱用在刀刃上的目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医学部党委副书记顾芸提出,基层党建创新立项的范围可以更宽泛些,创新应当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再发展。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肯定了经验交流座谈的重要性。他指出,多年来通过开展党建创新立项、主题党日活动、党建课题研究等工作,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对于夯实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提出,各单位应该认真总结开展基层党建创新立项八期以来的工作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做好党建工作的成果转化;各级党组织应该做好联动机制,在形式、内容等方面创新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内涵的创新与发展。他还建议立项工作可以将自主申报与专题立项相结合,通过专项命题集中力量攻关解决重要的问题,在党建工作上形成合力,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成果,以党建创新立项带动党建工作,促进中心工作发展,为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党建工作提供范例和样板。

  (组织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