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首届校史讲解志愿者校史专题培训成功举办

  ——“继承百年北医精神,解说世纪风雨历程”

  “北医百年历程展”于2012年10月建成,对外开展,并逐渐成为医学部传统教育的课堂、宣传北医的窗口和联系校友的平台。为更好地继承北医精神,解说北医百年历程,医学部档案馆首次在校内招募学生和青年教师,组建校史讲解志愿者队伍,并开展校史和讲解礼仪及技巧方面的培训。10月14日上午,档案馆特邀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德炳老校长和医学部副主任李鹰对北医第一届校史讲解志愿者进行北医校史的讲座培训。参加讲座的有校史讲解志愿者、机关新教职工及学院主管领导近30余人。

  李鹰副主任以“启动篇”、“研讨篇”、“走访篇”、“炼狱篇”、“交流篇”、“关怀篇”、“征询篇”、“现场篇”、“成果篇”和“感怀篇”10个篇章对“北医百年历程展”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整个编制过程充满挑战,经过无数次的研讨激辩和深夜奋战,北医历史的全貌逐渐被勾勒出来。2个寒暑、3间房、6次集中、20人、100余次会、200米、651天、12786张照片、1,200,000字凝成了一部北医历史长卷。

  随后,李鹰副主任从史学的角度,以事件为主线,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客观地对学校的初建、初具规模、沦陷时期的北医和光复时期的北医作详细介绍,并提出了这个时期的历史给我们的思考。

  王德炳老校长在北医学习、工作、生活近60年,他从一个老北医人的视角讲述北医的历史。他将解放后的北医分为了四个重要阶段:在1946年到1952年,北京大学医学院吸纳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专家,建立了医学院的基本框架,为独立建院奠定了基础;在1952年-1978年,北医面对重重困难,迂回前进;在1978年-2000年,改革开放后的北医,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重点建设大学项目的资金支持,进入了全面创建一流综合性医科大学阶段;2000年,北医与北京大学合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依托大学的优势,开启创建世界一流医学教育的新征程。老校长分享了不同时期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炼钢”、“核磁共振”、“带队救灾”、“献血2000CC”、“211工程致信”、“持久的掌声”,一个个小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一点一滴勾勒出解放后北医的新面貌。最后,王德炳老校长对大家提出期望:要学习和传播北医的历史,传扬北医从容淡定、淡泊名利、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这样的精神代代相传。

  讲座结束后,王德炳老校长和李鹰副主任与在场的师生就北医历史进行互动讨论。幽默的解答和深入浅出的发言使在场的师生对北医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北医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

  (医学部档案馆)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