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 张莉:一名青年教师的工作手记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我的硕士和博士阶段都是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度过的,毕业后有幸来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公教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上苍成就了我的理想信仰、学术研究和工作志趣的完美统一。在这里,我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征程。我就像在海边拾贝的孩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不断收获着一个个惊喜。

  

  转换,学术激情在课堂的迸发

  

  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椒”,如何完成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如何实现科研激情到教学激情的顺利对接,是我面对的首要问题。

  回首燕园求学的那段时光,我和我的同学们经常一壶清水相伴直到图书馆夜间闭馆,有时一整天不下楼忙着学术搜索和论文撰写,还会在课堂上直抒胸臆、唇枪舌剑。这也意味着,我们习惯了清静的学术思考,习惯了内在的情感体验,习惯了一个人的沉醉与精彩。

  如今,我不再仅仅躲进书斋、抱臂旁观,而是渐渐学会了观察社会现实与关心学生内心;渐渐享受着情感的分享与知识的撒播。在教学中,我收获了新的成就感与灵感;在讲台上,我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激情。

  想让多年积累的知识与激情在课堂上肆意绽放,需要向前辈虚心请教、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增加备课深度,更细致到如何依各班听课程度拿捏课堂进度、如何依素材内容使声调变化错落有致、如何在合适的地方“抖包袱”、如何以巧妙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听课与讨论兴趣。而这些,是我在学生时代所顾及不到的。现在,我需要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包括查找经典文献、课外书目、素材图片以及时事跟踪、理论辨析等一系列高强度的备课工作。原来,教学并不比科研轻松。庆幸的是,公教部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主任王玥老师与哲学教研室主任韩英红老师为我量身定制了一场学术沙龙。会上,针对我的备课汇报,包括张志、齐芳、陈丽明、阳慧、李彦昌、孙曼霞在内的各位老师提出宝贵建议,拿出多年教学经验,还就诸多理论问题展开探讨与争论。轻松的氛围、关爱的眼神、亲切的笑脸,令我如沐春风、如饮甘霖。感谢这个温暖的家庭和向上的集体给我的启迪与引领、尊重与赏识、信仰与力量。

  过去,我像一块海绵不停地吸取知识的甘泉;

  现在,我更想成为一支燃烧的蜡烛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途。

  

  融合,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响

  

  医学是什么?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医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通天理与近人情的结合,是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因此,如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平台成为培育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土壤,与此同时,如何针对医学生的群体专业特性安排公共课教学内容,成为我开展教学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绪论部分,我没有一味灌输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从医学生的立场与背景谈开来。与学生一起思考医学事业的真谛,问辩医学进展的悖论。的确,现代医学在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同时,其非人性化趋势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特别是在技术至上论的诱导下,部分医生更关注躯体本身而非病人的情感,更关注生命时长而非生命质量。甚至在利益面前,医疗丑闻频发。因此,医学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成为急切的时代呼唤。以央视《看见》栏目为例,我与同学们一同了解了ICU重症监护室猛增和尊严死遇瓶颈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深切体会到掌握社会科学方法论、坚定理想信仰的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重新确证人类的主体价值,培养人文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以此克服技术理性影响下的医学异化,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在旁听与学习了教研室主任韩老师的课后,我受益匪浅。她的课堂讨论涉及了医患矛盾与杀医事件、大学生投毒事件等最新热点问题,以搜集墓志铭为主题的课后作业也颇具新意。在这些悼念性的文字里,同学们触摸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悟生死与得失,沐浴洗礼并勉励自身。

  过去,思想政治理论的传授与灌输缺乏多维性与个性化指导;

  现在,哲学大道与人生之路的交织、人文精神与医学技术的融合,成为我们教学设计的思路与方向。

  

  参与,课堂主体的变换与互动

  

  在翻转课堂、头脑风暴、多媒体轰炸日趋时髦的当下,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与学科限制下汲取其精髓,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努力摸索的工作。在当前无法完全抛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在个别情境下将学生提升至主导地位。

  在第一轮某班的教学中,我觉察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一节的听课效果不理想。尽管在接下来两个班的教学中,我补充了古人造人传说、傣族古老歌谣、人类学家摩尔根对原始部落的描述、游牧民族与沿海民族的差异等许多丰富而生动的资料,有时甚至觉得自己俨然成了单口相声或评书演员,但仍难以吸引全体同学的注意、引发更多同学的思考。于是,在第二轮三个班的教学中,我彻底放弃了过去的教案讲稿与填鸭方式,而将学生作为主体,使其全程参与课堂教学。首先,我在上课伊始提出问题探究: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物质要素有哪些?围绕这一主题,我准备了题为《人类进化史》的视频影片。在播放视频前,我提出边看边做摘记的要求,并且举例介绍了列表速记、关键词速记、流程图速记、发散式速记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记录有效信息、分类整理、归纳总结、举例说明等学习技能。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我作为“画外音”不断提示与课程主题直接相关的有效信息与重要关节。伴随着以考古复原为依据的生动影片的传奇叙述,同学们专注地观察着剧情进展与关键信息,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与讨论。在视频播放结束后,同学们以当堂交作业的形式总结出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物质性要素和多达二三十条具体要素。第二节课,我对同学们的答案做出归纳与点评,总结经验、纠正误解。有些意犹未尽的同学前来索要视频备份,有的递来纸条希望以后多多参与此类视频的观看与研讨。超乎想象地圆满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源于教学新思路的大胆尝试,得益于教学素材与方式的灵活调整。

  之后的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轻松、活跃起来。从大跃进的宣传画赏评,到红卫兵道歉事件的栏目探讨,到对所谓“国民劣根性”的争论,再到关于家风的“现场采访”,同学们感言体会到了心灵的震荡、畅言的快乐以及思考角度的拓展与启发。

  过去,老师“讲好了”是关键;

  现在,学生“参与了”是关键。

  

  延伸,课堂之外的关注与辅导

  

  我的导师曾经说过:“教学是不仅是个脑力活儿,还是个体力活儿,更是个良心活儿。”所谓良心活儿,可以体现在课上讲授的深度、广度、细致度,也可以体现在课下的关注与辅导上。

  最初,我惊讶于韩老师在办公室与学生的谈话。每当韩老师通过作业和课堂表现发现某同学思想、情感、价值观可能出现偏差,或者性格与做事方式存在问题时,便会约谈本人或其班长。那种关爱与循循善诱,令我深深感动。根据我的观察,韩老师不仅从思想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还注重在教学层面加强对学生的辅导。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我。比如,有同学课下围绕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原理提出一个深刻问题——时间与空间之间是什么关系?为此,我在公邮平台为大家提供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教学视频,使拓展性问题能够在更大范围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并从自然科学与科技哲学层面予以一定程度的解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讲授部分,我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文艺作品推荐、历史题材访谈视频以及中央历史文件等学习资料,使学生在课下可以持续关注课程、继续深化理解、不断拓展视野。

  实践教学是我系近年来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也是为响应党中央和教育部的号召与指示,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崭新模式。考虑到学生们社会调查经验不足和社会科学类论文报告写作水平有限,我利用课下的网络平台向同学们细致讲解了调研与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包括《哲学社会实践课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摘要、数据、史料和结论》、《如何起一个好题目》以及关于如何做调查问卷、研究报告、数据分析的《参考书目推荐》。根据我们后期所做的关于实践教学问卷调查的统计,约有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教师在实践前的指导与辅导十分必要。

  此外,在学期课程的尾声,我会鼓励同学们将课下的迷惑与质疑写出来,经过几晚的熬夜整理,我会专门设置一小时的“答疑招待会”。即使有不屑、尖锐、抵触的声音和问题,我也会认真对待。也许,一个困惑的解决、一个误解的澄清,比一学期的照本宣科更重要。当马克思主义的宗旨与实质豁然开朗,当宗教与信仰的关系不再模糊,当现实症结不再被遮蔽,当气氛热烈地讨论与全神贯注地倾听之时,孩子们才有可能实现由真懂到真信。当下课时间来到,饥肠辘辘的孩子喊着“老师再讲一个问题吧!”“我的提问您还没回答!”“老师能把答疑PPT给我们留纪念吗?”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是啊,只要把心胸敞开,真理的魅力自然会散发出来。

  过去,老师“讲完了”便是课堂教学的完成;

  现在,学生“想听并听进去了”才是课堂教学的完成。

  (作者:公教部 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哲学教研室 张莉)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