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韩正从医记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韩正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高中毕业后毅然填报了北方某省市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八年制,主修骨科,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再加上人长得清新俊逸,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毕业时面对本市多家三甲医院抛出的橄榄枝,他选择去西南部某贫困省的一个非省会的二三线A市某医院,留下同学们不解的眼神。

  韩正医术高明,为人谦逊正派,性格随和,一直在医疗第一线,在医院深得大家喜爱,四年的时间就由副主治医生升为主任医生,医院正考虑公派韩正去美国进修,可谓前途步步高升、一片光明。

  医院门口一辆辆救护车正在响着警报,原来刚刚发生了一场车祸,一辆公交车被追尾,当场死亡三人,重伤近二十人。医生和护士紧急出动,不一会儿,伤者的家属已陆续赶到医院,在医院人员的指挥下,家属们很快就签订了手术同意书,伤员被迅速推进手术室。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就绪,韩正穿好手术服,正欲进手术室,可他发现门口还有一个重伤员没有推进手术室。经过询问得知是这位伤者的家属还没有到医院,院方不敢私自做手术,韩正仔细检查了这位病人的伤势,发现其至少五根肋骨折断,其中一根已经插入肺脏,且病人大脑受到重击,作为骨科骨干的韩正当然明白伤情的严重性。墙上的钟表滴答的跳动着,可是家属始终联系不上,大伙儿都在焦急着。

  “不能再等了,先把病人推进去做手术”韩正吩咐道,时间犹如停止,没人去推。韩正以为大家没听清楚,又重新大声说了一遍,过了尴尬的十秒钟还是没人推。韩正环视大家,明白了大家的顾虑,愤怒的从左上衣口袋掏出笔,在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赶紧把伤员推进去手术,一切风险有我负责”,“快点啦”。伤者终于被送进进手术室了。

  手术室里医生们一片忙碌,手术室外家属们一阵悸动。

  手术结束了,伤员们依次从手术室里推出来。但有一个伤员却再也没醒过来,此人正是韩正代为签字的重伤员。后来得知此人名叫王贵,是由于失血过多,大脑缺氧,医生们尽了最大努力。

  太平间里,王贵的家属伤心欲绝,家属们揪住韩正,不依不饶。经过谈判,家属的要求很简单直接,既然王贵是在医院做手术中逝世的,而且是没有经过亲属的同意,给医院点面子,赔偿两百万就平息。此条件与医院的底价相差甚远,双方不欢而散。

  家属们纠结了一帮“医闹代表”堵在门诊楼,高呼口号:“黑心医院,杀人偿命”;市里的报社也来了,头条都是“庸医韩正,藏在医院的刽子手”、“屠夫韩正,高智商伪君子”……

  韩正火了,全市人民都认识他了。医院领导一致决定给韩正记大过处分,由主任医师降为副主任医师,取消出国深造,一年之内不能手术。

  瓦漏偏逢连雨夜,家里的老父亲被查出患了胃癌,回到家里,女朋友不见身影,留下了一封分手信和一张她和新男友董浩的合照,落款日期是两天前,原来朱晓已经两天没有回家了,朱晓已经决定去省会B市了。

  韩正的女朋友叫朱晓,和韩正同一个大学,但比韩正要低四级,中文系,冰雪聪明,当年在学校时是男生们的女神。在大学时,有一次朱晓去韩正所在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医院看病,接诊的是韩正。双方相互吸引,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从此,开始频繁约会,不久就成了情侣。毕业时两人商量好一起回西部,在同一个城市。于是韩正去了A市这家医院,朱晓去了A市的一大型建筑公司做公关。朱晓工作能力很强,后来当上了公司的公关经理。

  朱晓在社会上几年的摸爬滚打,越来成熟,魅力四射,尽管知道朱晓已经有男朋友了,追求者任不计其数,对于这些追求者,朱晓总是晾在一边,一笑而过。韩正的职业决定了他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前月下,有时两人好不容易在一起逛街,医院的一个急救电话又把韩正拉走了;很多晚上,朱晓只能一个人趟在床上,当她起床去上班时,韩正才回来。朱晓需要一双安全的大手,一个温馨的家,时间长了,难免心里产生变化。

  总公司的有一个经理名叫董浩,老爸是远近闻名的大商人,董浩名牌大学毕业,其老爸本想将其安排进入自己的公司接班,但董浩宁愿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毅然决定去另一家公司从基层做起。由于董浩没有富二代的神气和架子,在公司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成绩斐然,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肯定,算是后起之秀,事业上小有成就。有一次来A市出差,认识了朱晓,一下就被朱晓迷住,果断展开了对朱晓的追求,一开始,朱晓置之不理,但董浩追女孩的方式很浪漫,很特别,像口香糖一样粘住朱晓,而且能察言观色,见缝插针。经不起董浩的轰炸,不到半年,朱晓阵线吃紧,不到一年几乎全线崩溃了。

  在心里,朱晓其实还是爱韩正的,有一天两人一块儿去买车,路上她试探着问韩正:“老公,你以后不要这么拼命了好不好,咱们就安心的过日子吧,这段时间你休假,我觉得我过得最幸福”。“好,我也想好好休息休息,这些年,你跟着我受苦了,我以后一定多陪陪你”,韩正笑眯眯的说完,两人很快到达店里,开始选车。好景总是不长,电话响了,韩正掏出手机,是院长的,挂了,一会儿又响了,是院长的,又挂了,第三次响了,韩正接通电话,电话里院长说医院送来一个重伤员,是建筑工人,需要韩正赶快赶到医院。韩正打上车往医院赶,留下朱晓一个人在店里,望着消失的出租车,朱晓委屈得泪流满面。这也成了朱晓决定离开韩正的导火索。朱晓没想到第三天韩正就出事了,成了报纸上面的“屠夫”。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韩正难得轻松,也正好有时间陪陪老父亲。朱晓的离开,韩正已经释怀了,不是说爱一个人就应该让她幸福嘛,我既然不能给她幸福,就让她追求幸福去吧。时间真是一剂良药啊。

  韩正恢复主刀了,一天医院的门口一辆辆救护车正在响着警报,车祸又发生了,两辆私家车相撞,两车车主都昏迷不醒,一个胸腔凹就去了,一个两腿血肉模糊,背脊柱几乎折断。一个车主的家属很快赶到医院,签订了手术同意书,伤员被迅速推进手术室,另一个车主的家属在赶来的路上,由于遇上大塞车,现在在离A市100公里的地方似蚂蚁爬行。韩正拿着片子走到伤员身边仔细观看病人的伤情,尽管他的胸腔凹进去了,尽管他的脸上全是血,韩正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他,他就是董浩。韩正摔掉片子,攥紧拳头,牙齿咬得咯咯直响,正是这家伙夺走了我心爱的女人,韩正转生就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学生誓言在韩正脑海里与魔鬼打架,韩正终于冷静下来,重新走到伤员身边,“我认识他,他是我朋友,叫董浩,现在他的家属赶不过来,我来签字”。周边的人都在劝说:“主任,算了吧,前车之鉴,不可不照啊”。韩正取出笔,签下自己的名字,董浩被推进了手术室,由韩正亲自主刀。原来,董浩是代表公司来A市跟某大客户谈合同的,谁知遇到一个酒醉的车主把自己迎面撞上。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后期的康复也很好,董浩父亲和朱晓赶到医院,知道了了董浩所做的一切。

  在ICU里朱晓遇到了两个男人,一个是曾经的爱人,一个是现在的丈夫,气氛略显尴尬。还是韩正先开口:“晓,祝贺你找到自己的幸福”。朱晓眼泪不争气的流出来,韩正递给她纸巾,“你先照顾着你丈夫吧,有情况随时叫我”,说完,走出了ICU病房,跑进洗手间大哭。

  董浩的父亲给医院送来一面锦旗:救死扶伤,中国好医院;也送给了韩正一面锦旗:救死扶伤,中国好医生。

  后来,韩正结婚了,听说是和医院的一个护士。后来韩正当上了医院的院长。

  (北京大学药学院2012级硕士 冷朋林)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