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举行“‘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签约仪式
11月27日,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佑华公益基金(以下简称“佑华公益基金”)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的“‘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会议中心209会议室举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陶鸣,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佑华公益基金管委会秘书长赵进军,佑华基金办公室主任夏茹薏,北京大学医学部两办主任、校友会秘书长、基金办主任肖渊,校友会副秘书长、基金办副主任孙莉莉及师生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刘芳主持。
夏茹薏主任表示,随着“‘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的试点,“佑华公益基金”将进一步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一方面“公开、透明、规范、创新”地执行好“‘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解决遭遇急难事件医学学子的燃眉之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逐步完善项目,争取早日在全国各地的医学类院校推行,让更多的医学学子受益。
陶鸣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佑华公益基金”的共同努力下,“‘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公益”项目顺利推进,还得益于一名爱心企业家对医学类院校学子默默关注和无私捐赠,希望首批受助的11名北大医学学子能够珍惜这份爱心,毕业工作后“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除了突出“救急难”功能外,还在救助范围、救助标准、接力捐赠方式、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医学类大学生应对紧急经济困难的能力。希望通过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试点工作,既帮助医学类院校学生插上梦想腾飞的翅膀,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能为我国公益项目创新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模式,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各位嘉宾和和师生代表的见证下,王宪副主任和夏茹薏主任分别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佑华公益基金签署了捐赠协议书。王宪副主任并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向夏茹薏主任颁发捐赠证书并赠送纪念品。受助同学代表为捐赠方代表佩戴医学部LOGO并献上鲜花。
来自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2014年直博生张正奎代表受助学生发言,由于突如其来的地震和大雨,致使家中房屋损毁,让他本来就负债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读博期间的学杂费及生活费无力筹集。他说,是“‘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帮助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能够安心学习。等我完成学业后,一定做一名优秀医生,不但救死扶伤,而且履行爱心接力诺言,帮助像我一样暂时陷入困顿的人们。
王宪副主任代表北京大学医学部感谢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佑华公益基金”、上海佑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医学类院校大学生的关心与帮助,并对“救急难”和“爱心接力”表示支持。“‘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的核心是让爱心薪火相传,这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厚道”理念一致,“‘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公益项目为相当一部分学子解决了实际困难,北京大学医学部将密切配合“佑华公益基金”,做好试点和执行工作。
最后,与会的领导嘉宾和医学部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延伸阅读:
2014年6月6日,围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保民生、救急难、兜底线”的精神,“佑华公益基金”策划启动“‘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并先期捐资1000万元,帮助医学类大学生及其家庭在出现紧急灾难、疾病和经济等急难状况后,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其毕业后从事医疗及相关工作,并在具有独立经济基础后进行爱心接力,帮助其他遭遇急难事件的医学类学生,在爱心循环中“救急难”,并向首批11名受助学生发放“‘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这标志着我国围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启动的首个“救急难”公益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公益项目是面向我国境内公立高等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包含中国国籍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入学新生和在读学生,但不包含港澳台学生及在职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无论是入学新生还是在读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博研究生,只要大学生个人或家庭发生紧急疾病风险、紧急灾难风险、紧急经济风险等急难事件,危及其顺利完成学业,都可以自愿申请。
项目启动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部的协助下,于11月初完成了受助学生申报资料工作。其中,经过“佑华公益基金”评审委员会审核,决定第一期资助11名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据了解,本次受益的11名学生,根据其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标准,各申请20750元/年--28200元/年不等资助金额;并签定协议书,承诺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将其在校期间获得的“‘天使益’应急循环助学金”分期捐赠出来,以爱心接力的形式,定向用于其他医学学子。
(校友会/文 宣传部 黄大无/摄)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