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团队闪耀美国血液年会

  近日,汇聚全球100多个国家1.8万血液学菁英的顶级学术盛会——第5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SH)在美国旧金山市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下简称“血研所”)黄晓军团队凭借系列原创成果获ASH特邀视频专访,半相合移植论坛特邀大会发言,以及ASH口头报告(3人/次),成为全球血液学界瞩目的焦点。

  每年ASH会邀请血液学顶级期刊《Blood》当年最具影响力的5-6位学者进行深度专访,制作成多媒体视频在官方网站(bloodjournal.org)首页展示,向全球传播血液病学术前沿。黄晓军教授今年在《Blood》杂志发表的封面焦点文章《Who is the best donor for a related HLA haplotype-mismatched transplant?》对全球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领衔的“北京模式”在东亚、欧洲等不同人群中获得普遍成功,不仅使全球摆脱供者来源匮乏、进入“人人都有供者”的新时代,而且进一步实现了“分层乃至个性化”的供者选择,改善血液病患者预后。《Blood》特邀德国Tübingen 大学Rupert Handgretinger 教授在当期“Inside Blood Commentary”栏目进行评述:“鉴于北京模式覆盖全球50% 以上单倍型移植病例,该研究成果对改善大量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Blood》主编Bob Lwenberg 教授特邀黄晓军教授在今年ASH期间接受专访,深度揭秘影响全球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优化选择法则”的来龙去脉,此次专访邀请是亚洲首位学者获得此殊荣。在ASH会前进行的半相合移植论坛上,全球13位学者获邀介绍半相合/单倍体移植的最新科研进展,黄晓军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大会发言,揭示血研所急性髓系白血病移植疗效位居世界第一方阵背后的奥秘。

  此外,ASH还会从全球超过6千份投稿中选取评分前10%的文章给予口头报告(Simultaneous Oral Sessions)邀请,近5年来我国大陆地区每年获得的口头报告机会仅3-5人/次。今年血研所团队一举斩获3个口头报告,分别介绍本团队三项国际原创前沿研究:(1)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国临床注册试验号:NCT01607580)证实通过生物标记可以将移植患者分为移植物抗宿主病(即“排异”)高危和低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应用小剂量激素可以有效降低排异(发生率由48.1%降至20.9%),又避免了对低危人群进行不必要干预。这项成果意味着“预警预测—根据风险针对性预防—降低排异”一整套分层防治体系已初步建立。(2)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美国临床注册试验号:NCT01517347)证实:移植后患者“脉冲式”注射小剂量的白介素-2可以扩增调节性T细胞和NK细胞,从而使慢性排异由50%降至20%,并降低了移植相关死亡率。这两项前瞻随机对照试验令人鼓舞的结果将为移植后急、慢性排异的防治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于降低移植相关死亡率,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3)移植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影响患者预后但机制未明,团队发现血小板异常高水平的“去唾液酸化”可以增加血小板凋亡及生产血小板的工厂——巨核细胞被吞噬。体外实验显示地塞米松和奥司他韦(即抗甲型流感特效药“达菲”)可以有效逆转这个过程。这将为阐明移植后持续性血小板减少机制并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3项研究分别由血研所常英军教授、赵翔宇副研究员,08级8年制临床博士研究生王谦明(导师:张晓辉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大会上报告。

  团队系列研究得到了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项目资助。此次ASH会议将进一步拓展我国原创单倍体移植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并有望推广到更多欧美移植中心作为临床常规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