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大医院举行

  中国现代肾脏病事业的开拓者、国际著名肾脏病学家、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王海燕教授因突发心脏疾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2月11日凌晨3时5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2014月12月17日上午,王海燕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大医院殡仪馆举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领导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医学部党委书记敖英芳、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段丽萍、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顾芸、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孔凡红;北大医院郭应禄院士、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前任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刘又宁教授;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刘雁飞等。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来宾包括王海燕教授的家人、生前好友;国内医学专家、肾脏病学同道和学生;本院职工和医学生逾千余人。其中许多人从港澳和全国各地不远千里赶来,在北京冬日清晨的严寒中等待送别王海燕教授最后一程。

  在告别大厅,王海燕教授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身披鲜红的党旗,大厅中回荡着王海燕教授最喜爱的肖邦的钢琴曲,仿佛在诉说着王教授毕生炙热的家国情怀和治学理念。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主持了遗体告别仪式,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讲述王海燕教授的生平,之后大家一一向王海燕教授道别。

  鞠躬尽瘁海燕音容宛在,人生楷模大医风范长存!

 

  延伸阅读:

  王海燕教授生平

  王海燕教授1937年7月8日出生于山东青岛。受革命家庭的熏陶,她自青少年时代就投身于抗美援朝时的医护工作。1959年她毕业于北京医学院,随后作为早期的内科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肾脏病事业的奠基人王叔咸教授,接受了规范的临床和科研训练,也开始了她一生钟爱的肾脏病学事业。1980年她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深造,师从国际著名的肾小球疾病专家Richard J. Glassock教授,使她迅速跨进了现代肾脏病学领域,步入了国际学术舞台。家学传承、师从名家,不但为王海燕教授打下了深厚的临床和科研功底,也造就了她始终如一、高屋建瓴的家国情怀,树立了勤奋好学、踏实苦干、敢于创新、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治学精神。

  王海燕教授始终活跃在学术前沿,引领我国肾脏病学科发展。她以提高肾脏疾病的临床医疗水平为出发点,以疑难重症肾脏病诊疗及慢性肾脏病进展防治为主线,准确掌握国际肾脏病发展方向,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肾脏病学走向世界做出重要贡献。她领导的团队在肾脏病流行病学、分子遗传学、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防治、肾脏病替代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诸多领域不断开拓进取,逐渐成为学科全面发展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学术领军单位。

  王海燕教授是中国医学界杰出的临床科学家和教育家,桃李满天下。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这是王海燕教授非常欣赏的郑板桥的诗词《新竹》,也是她重视人才培养、致力于梯队建设的真实写照。她培养和建设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和人才梯队是国内外学界公认的优秀学科和一流学术团队;她培养的上千名肾脏病医生遍布全国,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她主编的《肾脏病学》是中国肾脏病界最受欢迎的肾脏病专著。

  王海燕教授的家国情怀赋予她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祖国人民的需要作为学术发展的方向。她传播知识和治学理念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以带动全国各地肾脏病学科的均衡发展;她领导了全国的慢性肾脏病和急性肾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为汶川地震后一线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定分级治疗的策略;她在古稀之年仍接受卫生计生委的委派,亲赴贵州山区偏远的乡镇,为工作在基层的医生和当地患者普及肾脏病知识,均体现了王海燕教授胸怀天下的担当。

  王海燕教授在国内外医学界具有较高影响力,历任国际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肾脏病学会全球发展委员会东亚地区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和大内科主任;她曾任《中华内科杂志》总编辑及一系列重要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2006年她获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国际卓越成就奖章”,并获评委会高度评价:“她对主流以及不同种族和文化人群的肾脏病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她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位使者和导师,在她的直接领导和协助下进行了大量世界范围的研究”;2013年王海燕教授获得国际肾脏病学会颁发的Roscoe R. Robinson奖,以奖励她在肾脏病学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同年她还被誉为“中国肾脏病学之母”,获得首届国际肾脏病学会先驱者奖(ISN Pioneers in Nephrology Awards),以褒奖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为中国肾脏病学的发展所发挥的开拓与引领作用。

  王海燕教授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她以放眼世界、开拓进取、坚持不懈的学术追求,勤勉治学、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坦荡胸襟,正直无私的品格和胸怀天下的担当,为学术界同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王海燕教授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以她一直秉承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王海燕教授的逝世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导师和前辈。然而王海燕教授高尚的精神品质将是一座丰碑,永远激励和鞭策后来者,为实现我国医学事业腾飞的梦想而坚定地前行。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