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引发的思考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恶性伤医、杀医事件,让身为医务人员的我们都感到特别的愤怒和寒心。中国的医患关系是怎么了?为什么救死扶伤的职业会被敌对和仇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呢?医患关系究竟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呢?我们医务人员个人应该怎样做才能去缓和这些矛盾呢?

  中国现在的医患矛盾如此之突出、医患关系如此之紧张,其原因错综复杂,这其中固然有医疗体制的问题,有舆论导向的问题以及患者和家属的不理解、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等问题,当然也有我们医务工作者自身的问题,诸如态度冷漠、忽视病人的心理感受、忽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因而造成误解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多数都不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个人所能解决的,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要谨记职业赋予自己的神圣使命,多从自身找不足,不断地反思自己,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这种完善既要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要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修养的提升。

  唐代医圣先贤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中指出,“大医”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修养:“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即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大医精诚”,此乃亘古不变的行医者之根本。医术和医德是医务人员的灵魂,一名好医生既要医术精湛,又要有仁爱之心。医者仁心是医德的精髓,也是我们每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践行的基本原则。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就更难!”。我们应该秉承“大医精诚之心”,时刻牢记职业赋予自己的使命,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学会换位思考,以“假如我是一个患者”的设想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以真诚的微笑温暖患者,以亲切的问候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以认真的聆听和耐心的解答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像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善待每一位患者,努力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竭尽自己所能为患者服务。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尽管当下的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但是既然我们选择了医学之路,选择了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就应该担负起《希波克拉底誓言》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继续勇敢坚定地走下去,用我们的热心、爱心、诚心和责任心去温暖和抚慰患者那饱受病痛折磨的心灵,以我们的努力和实际行动去重塑和谐的医患关系。

  学医之路漫长而枯燥,行医之路艰辛而曲折,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与奉献,尽管路漫漫,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坚定的心,一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以此句和医学同仁们共勉,因为,我们都在路上!

  (人民医院医学影像党支部  高爽)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