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医路心语之随笔一则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生活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人问我,为什么要选择精神卫生这个专业。

  在我“上船”之前,和别人聊这个问题像是在开小玩笑,因为大部分人乃至众多做医生的学兄学姐乃至至亲好友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假设一个“正常人”不会“主动”选这样冷峻奇特的专业。在“上船”之后,问的人日渐稀少,一部分人默认为我有病,一部分人私下里认定我是被“调剂”的,还有一部分人虽然会问,但听了几句就彻底听不下去了,倒确平添了几分“上了一条贼船”之嫌。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刺激十足”的工作环境、一般偏下的待遇、加之还得受人侧目,貌似真是条名副其实的“贼船”。然而,一旦摆脱现实的桎梏,我认为,我科或许才是“除人类之病痛,筑健康之完美”的最终兵器。若问为什么,且听我细细道来。

  从医,直接的说就是要治病救人。

  为何要治病,为了健康。

  那为什么要健康呢?用咱们患者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字,“好”。

  倘若再进一步发问,什么是“好”,这就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了。在我看来,“好”是一种体验、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野蛮,自己觉得好,那就是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备注:不需要原因,并不代表没有原因,这反映的大概是一种个体的需求)

  

  至此,可总结一下:从医就是通过“治病”的手段,来达到“健康”这一状态,从而获得“好”这种感觉。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步入了医学的殿堂,在高考之后仍然过着高三般的生活,恶斗三理一化,鏖战内外妇儿,复读了五年的高三,终于走上了临床。

  可只有走上了临床,才能真正认识到现代医学是何等的无力,医学所能治愈的疾病那是屈指可数。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各种绝症了,病治不好,达不到健康,人就“不好”了。

  

  

        所幸医院并非绝症横行,更多的情况是,成功控制了病情,但老人家每天得吃一个饭碗的药,或者一天打四针,定期扎手指。如是者,血压、血糖是在强大的药物攻势下控制住了,但整个人却还是觉得“不太好”。

  后来,不断在首页上填“好转”,几乎没写过“治愈”,渐渐地,我也变得“不好”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才是“好”。诚然这是个无解的问题,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由此构筑的价值体系更是不同,从个体水平看,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需要,根据个体需要是否被满足,又直接孕育出了“好”以及“不好”的体验。所以即便是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处在酒池肉林这样不健康的生活作风下,不健康,也可能会觉得“很好”。然而我认为一名医护人员不应仅从个体水平审视这种案例,同时需要在群体水平考量。医生作为人类对抗自然选择的重要存在,应该充分发挥职能,提高种群的生命力。于是冲突出现了:患者追求的“好”,并不是仅仅只是健康,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使其健康让其感受到“好”。对此,我给出的答案是“修正”之,也就是所谓的健康宣教、行为矫正等,只要使患者的“健康”和“好”重新建立起联系,那冲突自然就不复存在了。是的,这种做法,专业名词称之为“认知重塑”“心理治疗”。

  奈何人心百态,正规的“重塑”难度巨大,他们也都是放弃健康去追求自己独有的“好”,基本可以算得上是用生命做交易了,觉悟之高并非只言片语所能游说。而对于让弥留之际的人看破红尘,最终能够去得释然,更是难上加难了。总之,如想帮助他人让其获得“好”的感觉,必须要接触及熟悉各种各样心理现象,并且有充分时间和空间去进行思考总结,用于实际临床当中,最后还要能“出得来”,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应用于患者的有效的干预方法。显然,这“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在我国当下的综合医院里是很少有机会得以实现的。

  于是,我选择了精研所,至今在临床4个月了,我依然充满斗志地在“船上”翱翔,为每一个临床病例思考后获得的喜悦而欢欣,尤其当看到患者一脸灿烂的笑容时,这种真实的快乐让人如此充实,使我从未后悔作出这个选择。

  (北大六院 吉兆正)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