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儿科医生日志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每天避免不了与处在疾病状态的小朋友及成群结队的患儿家属打交道。很多时候,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莫名的焦躁不安情绪的环境中。在我们摇旗呐喊,觉得累觉得苦觉得委屈的同时,我们经常忽略了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足以改变我们的一生。
“再怎么样,她也只是个母亲”
最近,我在病房有一个病人,是个生后6月女性婴儿,诊断是癫痫,婴儿痉挛症。孩子的母亲是个上海人,职业是个人民教师,家庭条件很优厚。大家可以尽情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这是个非常苛刻不饶人的家长,姿态十分的高高在上。住院期间,所有的治疗我都必须一五一十地向她报到,所有我们的治疗她都会有所质疑,任何有创的操作她都要求一次成功。我跟这位患儿母亲的关系,可谓水深火热。她的态度让我感觉,我不是一名医生,而是她雇佣回来的一名佣人。有一天的中午,当我们在值班房里吃饭时,突然听到外面一声尖叫声。赶过去的时候,那位母亲正十分慌张无措地抱着自己的孩子,眼泪鼻涕一把流。原来,孩子吃奶过程中发生了呛咳,奶液从鼻子、嘴巴里喷涌而出。孩子母亲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景,那一刻,她以为孩子快没了。所有的高姿态都瞬间消失无踪,当我们给孩子吸痰,换完衣服,一切都恢复平静的时候,沉默很久的母亲突然冒出了一句谢谢。原来,这么苛刻的女士,到头来她也只是一个母亲。一个在女儿生病时心力交瘁的母亲,一个愿用自己健康生命换取女儿虚弱生命的平凡母亲……瞬间,我释怀了,虽然现在每天,我还是依然得一五一十地向她汇报治疗方案,虽然,她还是会对我们有诸多的不满,但是,看在孩子的份上,看在她身上闪闪发光的母爱份上,我原谅了她。
“医生,不用说了,我们相信你”
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我印象深刻,那是我在新生儿轮转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值班,来了一个病人,从其他的妇幼医院过来的。当时孩子刚生下来3天,吃奶较差,呼吸比较急促。结合入院时的一些辅助检查,我们给他诊断的是新生儿肺炎,用的是舒普深抗感染治疗。就在入院的第3天,孩子的血培养回报GBS生长,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我扶着眼镜,准备一五一十照本宣科的告知患儿家长腰穿可能存在的风险时。孩子父亲对我了一句话,他说“医生,不用说了,我们相信您,您就做吧,任何风险我们都不怕。”,随后大笔一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样的一种信任,对于刚进科的我来说,是个莫大的鼓励。那天,我做的比以往更加的谨慎,更加的小心翼翼。因为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好患者家属给予我的信任。过了2周,孩子出院了,我们微笑着告别了,看着孩子在父母的怀中安静的入睡,看着一个圆满幸福家庭的产生,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医生可以拯救的,远不止一个生命,更多时候,我们拯救的是一个家庭。也许,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
无论是那位苛刻的母亲,还是那位对我充满信任的父亲,她们都让我感动着。作为一名医生,我们的敌人是谁?是那些无视我们医务人员辛勤劳动,咄咄逼人的患者?还是不顾事实,只求效益,不断煽风点火的媒体,还是这个存在诸多弊端的医疗体制?医患关系走到今天如此紧张的地步?是谁的错呢?
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说,医生这个职业很特别,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经历着病痛的患者。每天,在跟这些患者打交道的同时,他们的悲伤,他们的欢乐,也映入了我们的生活。见惯生离死别的最大坏处,就是容易麻木。试图去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痛楚,感同身受,俯下身去倾听并不是件易事。然而,在复杂的医患关系中,如果换位思考不能成为医生普遍的思维,受伤的,总是一些善良的人们。
(北大医院儿科 黄晓芳)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