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骢同志追思会举行:追忆深情往事 继承前辈精神

 

 

 

 

          2015年1月的冬天,久寒未雪的时节里格外萧瑟,彭瑞骢安静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深深眷恋的北医校园。他91岁的人生中有75年是在这个园子里度过,师者仙逝,令人悲痛,令人惋惜,令人感怀。

  为了缅怀彭瑞骢对北大医学部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和保障人民健康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追思他留下的精神财富,1月21日下午,彭瑞骢同志追思会在逸夫楼报告厅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韩启德,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王德炳,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韩济生院士,医学部领导班子,学院、医院及各职能部处负责人,以及彭瑞骢同志的亲友、生前同事和北医老教职工代表、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追思会由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主持。

  追思会在肃穆、凝重的气氛中开始,全体与会人员起身向彭瑞骢同志的遗像默哀1分钟。王德炳首先发言,追忆了在北医60年中彭瑞骢对自己学习、工作方面的关怀和指导。他指出彭瑞骢的医学哲学思想很重要,要用哲学的思想来推动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彭瑞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态度和做法促进了北医的发展;强调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发展要有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彭瑞骢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老中青相结合的领导思想,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为人作风,值得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北医人的精神。王德炳认为,彭瑞骢的思想和精神对北医影响很大,彭瑞骢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是他的思想和人品。

  家属代表彭瑞骢长子彭军回忆了自己与父亲相处60年生活中的点滴,谈到父亲对子女的细心呵护,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保护,对北医校园的执着守望,言辞中尽是深情,满怀感伤。同时也代表家属对父亲患病期间学校领导的关心、人民医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及老干部处工作人员的热心照顾表示感谢。

  公卫学院党委书记郝卫东教授细述了彭瑞骢与北医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紧密联系。彭瑞骢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投身公共卫生的实践,80年代参与了国家的卫生事业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的研究和实施工作,在北医建设卫生管理学科,筹建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现为公共卫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他主编的《中国卫生事业管理学》至今仍为卫生管理专业的教材和卫生管理干部的主要参考书。他第一个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引入中国,对于医学人才培养和医疗健康工作实践理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卫生学家。

  教师代表、公教部主任张大庆教授称彭瑞骢为“弥合裂痕的医学思想者”,他指出在弥合医学的科学与人文、中医和西医、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这三个裂痕方面,彭瑞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作为国内顶尖医科大学长期任职的领导者,彭瑞骢先生在强调追踪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始终把握中国的卫生国情,关注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卫生问题。他本人作为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专家和卫生政策专家,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上医医国”的追求和情怀。

  人民医院彭瑞骢同志医疗团队代表穆新林大夫回顾了彭瑞骢两年来在呼吸科治疗的过程,表示在与老书记的数次接触中,老人的睿智、慈祥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彭瑞骢身上厚德的品质值得年轻人好好学习。

  学生代表、200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宋婧在2012年曾与医学部团委一同探望在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彭瑞骢教授,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彭瑞骢叮嘱学生的话“医学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也是最需要人文关怀的一份职业,希望你们无论是在目前的求学过程中还是未来的从医道路上,都一定要牢记‘以人为本’”让宋婧铭记于心,她感叹彭教授给予后辈医学生的不仅仅是医者仁心的理念,更有北医人所肩负的承担与责任。

  与会代表姚树印、张津萼、韩济生、钮文异、孙小红等先后发言,寄托哀思。姚树印评论彭瑞骢同志“仁心爱善”,对学校、对老师、对学生尽心尽力;张津萼以“老彭离不开北医,北医群众也离不开老彭”道出彭书记与北医、老北医人与彭书记的情感相依的关系;韩济生回忆了彭瑞骢对自己的两次关怀,潸然落泪,哽咽道只有更好的工作才能不负老书记的期望;钮文异惊闻师者仙去,写下“瑞雪小寒未见到,骢马清白一身浩。书生革命志未酬,记着心中国民笑。”的藏头诗以表悲痛之情;孙小红代表彭瑞骢的亲友表达了对其逝世的痛惜,对北医所有关心彭书记的师生表示感谢。

  韩启德在追思会最后做总结时说,1982年自己来北医时,已经把彭书记作为人生导师,彭瑞骢同志的作风和风骨值得大家尊敬、学习。韩启德诉说了彭瑞骢对自己的“一次关心、一次支持、一次触动、一次教导”,指出“老彭不是用他的话,而是用他的行动、他的魅力,他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带动我们北医发展到今天”。老彭在北医始终被大家认可,他的思想始终影响学校,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留给我们无穷的精神财富。韩启德强调,今天我们追思彭瑞骢同志,是要探讨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把北医办好。老彭在北医75年的经历,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他身上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我们要继承北医老前辈的风骨,要坚持北医人的定力,将彭瑞骢同志的思想传承给下一代,让他的精神在北医永葆青春。

  (宣传部   龙昊 傅冬红 武慧媛/文  黄大无/摄)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