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课题组命名PLACK综合征并探明其致病基因

  近日,国际著名的遗传学杂志——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IF: 10.987)发表了杨勇课题组的研究新成果“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in CAST cause peeling skin, leukonychia, acral punctate keratoses, cheilitis, and knuckle pad”。该研究揭示了CAST基因突变可以引起一种全新的遗传性皮肤病“PLACK综合征”。这是该课题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的第三篇研究性文章,也是他们在国际上首先确定的第六种遗传性疾病的致病基因。

  PLACK综合征是一种以皮肤脆性增加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泛发性皮肤剥脱、白甲、肢端点状角化、唇炎及指节垫。该疾病之前并不被人认识,课题组在一个近亲婚育的家族中进行详细临床调查及分析后,确定其为一种全新疾病,并将其命名为“PLACK综合征”。之后,林志淼副教授带领研究生运用丰富的遗传性皮肤病研究经验,将PLACK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确定为编码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CAST。课题组通过与英国Kelsell及McLean研究小组合作,在2例国外的PLACK综合征患者也同样发现了CAST基因的突变,从而证实了PLACK综合征是一种新致病基因突变导致的全新遗传性疾病。

  课题组进一步深入研究PLACK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发现所有CAST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均导致其编码的蛋白功能散失,导致钙蛋白酶(calpains)活性明显增强,诱发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出现皮肤的棘层松解、剥脱以及角化异常。同时,通过体外研究还证实,CAST基因敲低的角质形成细胞中间丝结构蛋白出现异常,导致细胞间连接减弱,并进一步证实了CAST基因与皮肤桥粒连接紧密相关,是一种皮肤脆性遗传病。该研究首次证实CAST基因在皮肤复杂的角化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开启了皮肤脆性及皮肤屏障功能异常性疾病的蛋白酶学功能异常研究新途径,有望为大疱性皮肤病、鱼鳞病、异位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带来全新药物靶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皮肤科医生首次命名一种遗传性皮肤病并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标志着该课题组在遗传性皮肤病的研究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骨干林志淼副教授近年来致力于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脆性皮肤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本研究成果也体现了皮肤科年青一代医生的茁壮成长。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高等院校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论文责任作者为北大医院皮肤性病科杨勇教授及英国Kelsell教授,林志淼副教授及赵嘉惠博士以及英国合作者为共同第一作者。

(北大医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