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隆重举行2014年度学术交流会议
2015年1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术交流会议在科教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会场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清新的学术气息。医院每年一度的科研交流盛会在总结2014年科研成果的同时,表彰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并邀请院内外学者到会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巴纪兴处长、北京大学医学部方伟岗副主任、医学部科研处沈如群处长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科研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嘉宾以及人民医院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王杉院长首先代表医院对辛勤工作在临床科研一线的“人民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表示感谢,并提出2015年医院科研工作再创新高的希望。刘玉兰副院长在“2014年科研工作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一年医院科研工作的主要成绩,并确立了2015年科研工作的发展目标,即:优化管理服务流程,加强资源拓展工作;持续优化与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继续建设“三联体临床医学研究平台”;遵循SIDCER认证理念继续医学伦理委员会规范化管理;积极准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复核等。
201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坚持“医院主导、优化组合、拓展资源”的方针下,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医院共负责、参加科研项目167项,获得科研基金总额1.02亿元。获得临床研究领域“卫生公益性行业专项”1项;基础研究领域国家“973计划”课题1项;新技术研究领域国家“863计划”的“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1项。黄晓军、郭卫项目组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医院历史上首次同一年度获得两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此外,冯传汉、胡大一、陈红、黎晓新、孙宁玲、纪立农项目组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7项。20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3项。发表SCI期刊论文(包括论著和综述)171篇,其中,黄晓军为通讯作者的两篇论文均以Letter形式发表在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IF 54.420),纪立农的论文以Comment形式发表在《Lancet》杂志(IF 39.207),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史上影响因子最高的三篇论文。血液病研究所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项,这是北京大学医学部首个入选该项目的创新团队。骨肿瘤科获批“骨与软组织肿瘤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肝胆外科获批“肝硬化肝癌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陶勇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教师基金”资助。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亚太伦理审查委员会认证;包括三联体临床医学研究平台、科研管理系统等系列科研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实现科研管理的全面信息化管理,为科研发展提供更为全面、高效、完善的服务。基于科研管理系统中的动态信息,针对科研人员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多种培养措施,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支持平台,实现了良好的科研人才储备。
会议的学术报告部分,由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以《临床团队与临床研究共成长》为题,分享了作为学科带头人,如何寻找临床研究的至高点,在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临床团队,进而依靠临床团队完成临床研究的目标的经验和体会。来自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特聘研究员周菁博士,以《健康的细胞离不开力,优秀的工作离不开‘心’》为题,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利用生物医学工程手段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的病生理机制。
伴随着激昂的进行曲,医院对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对2014年度各类奖励进行了展示,并对获奖代表进行颁奖表彰。最后北京大学医学部方伟岗副主任代表学校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学校将继续加大对临床科研的支持,希望医院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临床优势,建设研究型医院。
随着学术交流会议的结束,2014年的成绩和光荣将载入史册;新的一年,医院科研工作者,将铭记“本仁恕博爱之怀,导聪明精微之智,敦廉洁醇良之行”的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以更高的斗志再攀科学高峰!
(人民医院 李媛)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