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心语】我的医道——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编者按】医学部党委宣传部自2014年6月启动了“医路心语”主题征文活动, 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投稿,从求学、从医、教学、科研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在读医求学之路、教医育人之路、行医问诊之路上的故事与感悟,感情真挚、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北医新闻网特开辟“医路心语主题征文”专栏,从众多稿件中择优摘编刊登,以飨读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大约10年前的一天,一位看守所的干警找我看1张CT片,说患者头痛剧烈、发热,咨询是否需要手术。CT显示患者整个右耳的中耳乳突腔、颅中窝脑板、乙状窦及颅后窝脑板骨质严重破坏,但骨质破坏的边缘尚光滑整齐。我要求检查患者的耳朵时干警才透露:患者是刚被逮捕的入室盗窃团伙主犯,年龄只有21岁,进入看守所时间不长,几天来喊叫剧烈头痛和右耳疼痛,拍了这张CT片,发现有耳部病变。耳朵流脓及听力情况还不太清楚。当时我将病情告知了干警:如果患者不尽快手术,可能会危及生命。干警说:“他是重刑犯,现在不便带出做检查,可否考虑尽快住院后再检查和手术。”我答应干警马上腾出床位,以便患者急诊住院。
这位特殊的患者站在了我的面前。急性病容,精神萎靡,目光呆滞,手上戴有手铐,脚上拖着脚镣,由2名警察带着缓缓移动到诊室。我在显微镜下仔细检查了他的双耳,发现右耳道内堆积着大量黄色的脓液并带有臭味,鼓膜上方的松弛部破坏严重。诊断结果是右侧中耳胆脂瘤,伴有颅内感染,患病应该已经很多年了,病情很严重,目前已经破坏脑板进入颅内,有生命危险需要尽快手术。我亲自向“囚犯”交代了手术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病情转归情况,问他有无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他一直低着头并不断摇头。干警说领导负责代签。我们很快为他安排了急诊手术,并做好了术前准备。
我像往常一样上了手术台,在显微镜下进行4个多小时耳显微外科手术,彻底清除了中耳病灶,并从脑膜上一点一点的剥离了黏附在颅中窝和颅后窝脑膜上的胆脂瘤病灶,打开乙状窦,清除了窦内的脓性血栓和硬膜外脓肿。手术进展非常顺利,他平安的回到了病房,警察又重新将脚镣与病床铐在了一起,2名警察在床旁轮流看守。晚上8点多,当我再次前往病房查房和探视这位患者时,他已经从麻醉中完全苏醒。我站在病床边才真正看清了他的面容,年轻的小伙子,稚嫩单纯的面庞,他满眼信任和恳切的只对我说了一句话:“我特别饿!”。“他是我的病人就得对他负责到底。他也就是一个孩子!平时营养又不是太好,只有营养好才能长伤口”,我本能的想着,回到办公室马上给医院对面的一个餐馆打了订餐电话,让他们“送一盆疙瘩汤,再加2个鸡蛋,送给35床今天做手术的病人!”之后我拖着手术一整天的疲惫身躯回家休息,再也没多想。
第2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步入病房进行早晨的查房。当我走进病房时,警察就告诉我:“他昨晚上把你送的一大盆疙瘩汤全给吃了”,并对着“囚犯”喊道:“你小子真有福气和运气,在你们老家你早就没命了,在这儿还有这么好的专家亲自给你手术,还给你送餐!”话音未落,只见“囚犯”拖着脚镣跪在病床上给我叩头致谢,红红的眼眶内满含眼泪,望着我并突然问我:“您家在哪里?”我先是一愣,心理嘀咕:“他是入室盗窃犯啊!万一他知道我家的住址……”他看出了我的迟疑,才意识到自己的冒失,马上解释道:“不是的,我想感谢您!”“你是哪儿的人,家里还有什么人?”“家在宁夏,家里有老母亲,还有妻子和1个8个月大的孩子。”“你如果要找我可以到病房来。”“我是一个重刑犯,可能判我入狱服刑最少得7、8年,我想出狱后带着我的母亲孩子从宁夏来北京亲自感谢你。”我又好奇的问:“你为什么不在家里照顾他们,反倒出来偷窃?这样做多对不起他们呀!他们还指望着你生活呢。”他低头不语,滴答滴答的流着眼泪。记得当时我对他说:“你年纪轻轻要学好。以后学好走正道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干正经营生才能照顾家人孩子,你已经做父亲了,要做孩子的榜样,走正道才不会让孩子感到丢人,让孩子长大后看得起你。”后来我从警察那儿了解到他刚来北京不久,找不到工作,被一伙人拉入团伙,他年纪轻,登高沿下手脚灵活就被“重用”,没多久被抓。
想着他和他的犯罪团伙不知坑害了多少家庭,一定有很多人会反对我给这样的“坏人”治病,还照顾“罪犯”。我把我的想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不一定要大家完全赞同,仅供同道去思考。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分和天职,进到医院的人,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富贵贱,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需要我们一视同仁地去尊重去呵护。医师不但要救治他们的身体创伤,如果有机会,还要用自己的这份爱心和善良尽可能的去感化受伤的灵魂,让他们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进到医院的社会人,虽然具有社会属性,但最为重要的是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而具有生物属性。生命是平等的,是宝贵的,是需要尊重的,躺在我手术台上的患者都是需要用心救治的。今天我救活了这条命,至于他以后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和付出怎样的担待,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做医师的范畴。
我们对“罪犯”尚能宽容,我们还有什么容不下呢?医学是无止境的。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很少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医道亘古不变: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达天意,追求真理,下对人心,脚踏实地,用博大胸怀和精湛医术去救死扶伤,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才是行医之王道!
(北医三院耳鼻喉科 马芙蓉)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