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住院医师教育大会(CCRE)召开
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重视模拟教学与专科培训
8月13至16日,第二届中国住院医师教育大会(CCRE)在北京召开,大会以模拟医学教育为主题,开辟了专场讨论我国未来的专科医师培训工作。会议邀请了来自加拿大、台湾地区和国内的知名专家,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学团队和参会者分享、互动,来自全国12个省市共51家医院的近270余名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加拿大皇家内科及外科医师学院(RCPSC)、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五家单位联合主办,是继2014年4月第一届CCRE之后的又一次医学教育盛会。
开幕式上,本次大会中方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首先致辞,他从医疗体制改革的宏观层面切入,探讨当前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与RC已经合作三年,实践证明了双方合作的重要性,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刘玉村院长代表中方与加方续签了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深入、持续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继续提高我国医师人力资源的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普(GUY SAINT-JACQUES)分别代表中加政府肯定了三年来北大医院和RC的合作,这是“中加卫生健康研究合作计划”二十年成果之一。RCPSC的CEO Andrew Padmos博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在致辞中也先后对此表示肯定,北大医院和RC合作3年来,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做出了重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各位领导同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开幕式后,加方专家Andrew Padmos博士、Kevin Imrie博士为大家介绍了2015年加拿大对于医师“角色定位”新认识:即将原先的“管理者(manager)”升级为“领导者(leader)”,这一概念的重大变化将直接指导日后医生胜任力培养的有关工作。来自台湾大学的何明蓉教授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角度,阐述了专业素养(professionalism)的内涵,以及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不同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专业素养这个重要的概念。
本次会议围绕“模拟医学教育”这一主题,中加两国的多位专家以专题报告和讨论会的形式,介绍了模拟医学教育的科学依据、课程设置、团队培训、师资培养、效果评估、模拟教学中的科研、外科模拟教学等。同时,两国专家还以工作坊的形式做了18场专题系统培训,使参会代表进一步了解“模拟中心建设、构建有效反馈、教学目标匹配、教学后总结、标准化病人、情境教学、危机资源管理、checklist评价、技能实验室、团队合作培训、妇产科专项模拟培训”等内容。
第二天,国内医学教育的行政管理者和各高校医学教育管理者通过专题报告和讨论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我国住院医师培训的国家政策、北京和上海地区住院医师培训方面的新进展,代表性高校在医师培养中的特色,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介绍了中国医生胜任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北大医院教学团队的经验分享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强烈关注:李岩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北大医院“外科学校”一年来的实践,李海潮副院长、王颖处长、刘刚主任医师、齐建光主任医师等介绍了住院医师培训的政策设计、胜任力导向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最后一天,由李海潮副院长、Kevin Imrie博士和Kevin Lachapelle博士分别介绍了对于专科医师培训的思考和加拿大的现状和探索,各位专家还进一步讨论了我国在专科医师培训方面的现状与可行性,以期为我国未来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提供参考。
第二届CCRE以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扎实的教学师资培训和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住院医师教育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得到了与会领导、医学教育专家和参会代表的一致肯定。第二届CCRE举办期正值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院一百周年,作为百年院庆活动的一部分,大会再次诠释了“北大医院为教育而生”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北大医院在住院医师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
(北大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