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成立55周年庆祝会召开
2015年9月25日下午,医学部逸夫教学楼114会议室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和公共卫生学院原放射卫生教学组的在职人员、初建专业时的老同志及在本专业工作学习过的同志等共计60余人欢聚一堂,庆祝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成立55周年。会议由放射医学教研室主任王嘉东和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任马力文主持。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鲁凤民、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郝卫东和北医三院医务处副处长胥雪冬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领导充分肯定放射医学专业成立55年来为国家核事业发展和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所做出的贡献,感谢放射医学与防护领域老教授、老同志们为专业发展付出的辛勤努力,鼓励放射医学与防护一代新人更加努力地工作,创造专业发展更加胜利辉煌的明天。
原北京医科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王德炳教授因工作原因未能到会。老校长专门托人向与会的新、老同仁们表示问候,表达他对会议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会上,发放了由范宪周、贾廷珍、杨业鹏、卢春林编写的《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成立55周年纪念》资料册。资料册对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成立55年来走过的历程、各个阶段所做的代表性工作进行了纪实性记录和总结。王德炳为资料册题词:“艰苦创业,为国为民,转战西北,精神永存”。柯杨常务副校长为资料册作序,鼓励放射医学与防护领域同仁“努力奋斗,开拓创新,为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原主任杨业鹏、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任马力文、公共卫生学院原放射卫生教学组负责人卢春林汇报了各自科室的发展历程和现况。范宪周教授代表离退休老教师讲话。放射医学教研室王嘉东特聘研究员、刘昭飞副教授,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梁莉主任医师、张照辉副主任医师为会议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自由发言阶段,老同志们共同回忆了放射医学人在专业初建时经历的艰苦岁月,激励年轻一代继承、发扬奋发进取的创业精神,把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办得更好。新、老同志们一致呼吁,在当今核能事业飞速发展,医疗照射普遍应用,核恐怖袭击风险存在和核武器使用尚难完全避免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下,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新、老同志们也都表示相信,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在职同志们的积极努力下,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一定能够得到空前的发展和飞跃。
附:北京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成立55年来的奋斗历程与现况
1960年8月,北京医学院(北大医学部前身)响应国家的核战略需求,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指示,成立了与国防有关的新专业——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当时属保密专业,内部称为“第一专业”。专业初建时归属于北医卫生系(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下属“放射医学基础”、“放射卫生”和“放射医学临床”三个教学组,分别以代码101、102、103教学组代称。1961年,北医在公卫系招收了放射医学专业本科生。1963年,在全国宣传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形势下,北医按照上级指示,“保留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不再招收专业学生”。“放射医学基础”、“放射卫生”和“放射医学临床”三个教学组也历经院系调整,分别归属于医学院基础医学系、卫生系和第三医院,即现在的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公共卫生学院放射卫生教学组(1996年被取消)和现存的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
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的先辈们在经历了学科调整和“文革”洗礼后,仍然矢志不改,为祖国的核事业和放射医学与防护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1967年6月-10月,北医放射医学专业多名人员参加了我国首次氢弹爆炸后河西走廊放射性本底及其健康效应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8年12月-1969年2月,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三个教研室受冶金部委托联合组成医疗调查小分队,赴湖南柏坊铜铀共生矿开展矿井放射性水平调查,并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培训。1970-1972年,学校抽调放射医学专业人员成立“701” 科研组,承担卫生部“急性放射病治疗与预防”课题的实验研究,建立大动物放射病模型,开展中草药治疗研究。在此期间(1970年),龚曼丽老师参加了我国原子弹爆炸现场的科学实验工作。1975年5月,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多名人员作为培训教师参加了受冶金部委托举办的“冶金部安全防护培训班”,对来自全国各厂矿的安全负责人进行放射性防护知识培训。1978年10月,放射医学基础教研室和北医三院放射病科组成联合小组,成功处理了了清华大学核研院钷-147(147Pm)发光粉外污染事故,并对受污染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了随访……这一桩桩、一件件,记录着北医放射医学人为国家和北医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北医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长。但放射医学基础教研室也经历了老教授集中退休,学科人员急剧萎缩的艰难阶段;三院放射病科面对临床工作长期缺乏放射病病人的现实,不得不采用“平战结合、积极兼容”方式,结合专业方向开展肿瘤化疗工作,以稳定人员队伍。近年来,放射医学教研室在医学部和基础医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人才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科研工作滞后的状况,一跃成为基础医学院科研领先的学科。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作为三院国家级核辐射损伤医疗救治基地临床部的主要支撑力量,其临床、科研与教学各方面工作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室 北医三院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