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精神疾病平衡康复国际培训班成功举办

  2015年9月23-26日,由北大六院公共卫生事业部组织的“全国精神疾病平衡康复国际培训班”(以下简称“平衡康复培训班”)在京顺利举办。平衡康复培训班自2008年首次举办以来,经过8年的充实与完善,形成了一套针对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培训课程,核心理念是治疗与康复在启动时间和服务侧重上的平衡。

  2015年4月,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政府在该项工作中对精神疾病康复提出了具体要求,各试点地区对康复理念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有极大的需求。而目前,全国很多地区的康复服务还处于起步甚至是空白阶段,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设计了本次培训课程,招收学员亦主要来自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地区,旨在为各地开展和推进康复服务提供关键理念、知识和技能。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精卫处张树彬副处长应邀出席了开幕式,他谈到国家对精神卫生康复工作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支持和引导该项工作,包括《精神卫生法》、《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等。各地区应统筹规划资源,加强依法服务,加强人员培训,特别是要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康复工作模式转型。他期望学员们将此次培训中学到的内容学以致用,并在本地区进行推广,起到模范示范作用。

  姚贵忠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首先肯定了北大六院公共卫生事业部对国内精神卫生康复事业做出的贡献,同时强调开展康复服务的宗旨和目标是让患者可以真正的作为正常人有尊严的活着。他鼓励大家带着“作为医生怎样从个体照顾到群体”这样的思考来参加本次学习。

  本次培训班的讲员包括北大六院姚贵忠副院长、于欣教授、唐宏宇教授、精神疾病康复中心程嘉主任、临床心理评估中心石川主任、公共卫生事业部马弘主任和马宁副主任,并由香港心理卫生会社区康复学院陈明强首席执行长及北京大学心理系方新教授担任特邀讲员。

  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通过大课讲授、分组练习、角色扮演、汇报分享等多种形式,我们向学员不断传递着平衡治疗康复、发现引导优势、持续复元旅程、尊重并赋权患者等核心康复理念,讲解和练习康复服务设计、评估技术和沟通技巧,介绍和参观新近的精神康复模式及项目。

  学员对本次培训给予了大量积极反馈,表示开阔了眼界,掌握了康复领域的最新理念及可操作的技能,参观环节印象尤为深刻,对回去开展康复服务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纷纷提出将把本次培训内容学以致用,并在本地区进行尝试,也期待得到北大六院专家的持续支持以及将来的进一步培训。公共卫生事业部还组建微信群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加强各地资源和经验的共享。

  (北大六院 欧阳艾莅 何小璐)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