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出版座谈会在北大医学部召开

  11月27日下午,《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行。这是我国首部详细展现屠呦呦和青蒿素研究的图书,以珍贵的史料、详尽而深入的访谈,详实记录了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和青蒿素研究独特而漫长的科研历史。该书由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饶毅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教授、助理研究员黎润红等人撰写。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座谈会由张大庆主持。

  这本书共分五章,包括“523任务”(1967年,在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因为启动日期是5月23日,项目的代号被定为“523项目”,这是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与,屠呦呦就是其中一位)与青蒿素的发现、特殊历史时期大协作的科学研究、青蒿素的过去与未来、从诺贝尔奖说开去等章节。该书能够在一个多月就与读者见面,因为它并不是仓促而就,背后有7年的研究准备过程。

  座谈会上,黎润红与大家分享了7年前在饶毅、张大庆老师指导下对青蒿素与屠呦呦的挖掘与历史梳理,以及翔实而扎实的工作。珍贵的史料、详尽而深入的访谈,用事实讲述了中国科学研究的这个特殊时代的经典历史。黎润红对于这段历史的概括用了五个词:庞大、复杂、艰难、曲折、争议。2009年至今,黎润红在全国各地采访超过50多位老先生,“有些进行了一次访谈,有些进行了多次访谈,还有很多未能采访到的,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采访过程中还收集到了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日记、研究记录、手稿,还有科研人员之间的通讯往来等。

  “每当回顾起这段历史时,总有一个个很感人的事迹,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参与‘523’的人员能全身心投入,而且还那么默默无闻地奉献,让我很感动。”黎润红表示,屠呦呦等人研制青蒿素的精神让人感动,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让青蒿素背后更多的故事,被大家了解和认识,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精神呈现出来,并传承下去,并且“抛砖引玉”有更多的人来做挖掘历史的工作。

  北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原巡视员孙伟林,中国科学院王扬宗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刘孝廷教授,中国版协科技工作者常务副会长张敬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志新,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苏志等对饶毅、张大庆、黎润红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抱病参会的李连达校友(1951年与屠呦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56年北京医学院即现在的北大医学部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屠呦呦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对《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一书高度肯定,他认为,该书有关史实部分,客观、真实、全面、系统、详尽;围绕青蒿素的相关争论问题,观点明确、客观、有说服力。

  针对屠呦呦获奖,与会专家谈到了体制问题及社会的浮躁问题。

  李连达院士认为,屠呦呦获奖给了我们两大启示,“一是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通过艰苦奋斗,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这种精神值得学习;二是屠呦呦的获奖也暴露出科技界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科技事业发展中,行政化、特权化、等级化以及官学一体化等问题比较突出”。王志新院士也认为,屠呦呦的获奖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对国家做出贡献,必须避免浮躁和好大喜功,不仅是科技界,媒体也一样。应该踏踏实实工作。苏志认为,真正的原创思想,不一定是钱堆出来的,但一定要有思想;不能浮躁,真正想获大奖要有时间沉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需要记录历史,总结历史,需要有人来研究科学家,研究科学家的思想。饶毅教授、张大庆教授和黎润红他们的工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吕建华介绍了该书出版的过程。这本书出版的背后,凝聚了很多专家的心血,饶毅等人数年来卓越的研究工作为本书顺利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吕建华介绍说,本书编辑团队还特别约请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庆平教授和著名科普作家张田勘撰写部分内容。该书已经引起国际版权方的注意。据了解,目前已经有来自英国、新加坡和韩国的版权方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商谈版权合作事宜,希望引进《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

 (宣传部 傅冬红 摄影   葛海涛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