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医度咖啡】系列:听优博讲你不知道的科研与临床

   2015年12月4日晚,在逸夫楼114会议室,第三期“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之“医度咖啡”系列邀请到了两位曾经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的年轻学术达人与在校研究生共话科研与临床。研工部副部长刘芳和其他老师,以及来自医学部各学院(部)的6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的两位嘉宾分别是来自北京大学药物依赖所的薛言学老师和第一临床医学院肾内科的周绪杰老师。他们都非常年轻,刚刚走过我们现在正摸索的道路,在这个阶段就取得骄人的成绩是每一个医学生都仰慕期冀的。寒冷的天气和大风阻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晚上六点半,座谈活动准时开始。

  首先,两位嘉宾就“为什么做科研”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切身感悟。薛言学老师在曾经的临床学习中对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感兴趣,因而萌生了做科研的想法。周绪杰老师则坦言自己是瞄准了第一临床医学院肾内科作为全国最好的专科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想通过基础研究解决临床相关的疾病。接下来,两位老师回忆和讲诉自身经历,与同学们交流了当科研工作中遇到瓶颈和挫折时是如何坚守自我、释放压力、克服困难。薛老师每当遇到困难,不会垂头丧气,而是认真思考实验结果,一步步分析,最终化腐朽为神奇。周老师则用一年的时间来摸索实验条件,建立实验体系,时刻思考,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成果丰硕,令在场的同学称赞。另外,两位年轻老师还与大家探讨了如何规划学术生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如何进行职业选择等困扰着大多数研究生的问题。老师们详尽生动、贴近研究生实际需求的交流让大家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中应用微信墙接收和发布同学们的现场提问和感言。借助这个便捷的新媒体平台,同学们的提问十分踊跃,交流的问题涉及到文献阅读的细节、科研与生活的比例分配、临床科研博士生的职业选择、临床医患沟通等方面。薛老师建议同学们及时查看最新的国际学术期刊,了解科研领域最新动态的同时涉猎其他相关科研领域,并多阅读人文书籍,既能释放压力又能为科研工作寻找灵感。周老师结合科研和临床工作的双重经历为研究生们,尤其是临床科研博士生指点迷津,他建议同学们合理分配利用时间,大量阅读文献并积极思考,临床科研博士生可抓住临床学习机会,参与到查房和病例讨论中,不仅有助于临床科研工作,也可增加未来的职业选择机会。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知道自己的目的,才能有所收获。”座谈会在大家的阵阵掌声中走入尾声。两位年轻而优秀的前辈毫无保留地和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同学们纷纷表示受到极大的鼓舞,定会以两位优博为榜样,脚踏实地地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两位优博寄语北医研究生

  

  嘉宾简介:

  薛言学:于2013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事物质成瘾和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已在Science, Nat Commun等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总引用近700次,获科技部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等资助。

  周绪杰:于2012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现为第一临床医学院肾内科助理研究员、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肾脏病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在Autophagy, Ann Rheum Dis发表SCI论文23篇,被NEJM, Nature Genet等主流顶尖杂志引用近500次,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

  (研究生院 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