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个“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启动

  3月20日,教育部中国创伤医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试点在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启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王天兵是此项目负责人之一,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介绍该项目是我国西部首个区域性项目。试点以石阡县人民医院为核心,联合18个乡镇建立网络化区域救治平台,形成县医院与各乡镇以及创伤事件发生现场的网络互动,急救人员可通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把急救现场和乡镇基层医院急救点的伤者病情及时发送给县医院急救中心,县医院可以提前干预急救事件。

  该项目中使用的“EMS严重创伤救治联动系统”,采用“互联网+上级医疗机构远程指导”的模式,建立网络化区域救治平台,可使伤者平均救援时间从91.07分钟下降到40.76分钟,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从33.82%下降到20.49%。

  由于中国创伤数量的持续增高,使得创伤救治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目前存在的院前急救不规范、院前转运时间长、院前救治和医院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医院通常是在没有任何预警的状态下,突然接诊严重创伤病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姜保国教授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如何在我国完善创伤救治体系。姜教授介绍说,严重创伤的病人往往是多发伤,多系统、多器官以及机体多个部位被波及,应建立院前救治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机制;加强院内多学科合作——建立急诊、ICU、创伤相关外科专业人员集中治疗创伤病人,即由多学科医生组成的严重创伤救治团队负责急诊复苏、生命支持及确定性手术、危重期的规范化护理等各个环节。

  2015年4月,国际著名医学期刊The Lancet杂志发表了姜保国教授团队的文章Road traffic injury and rescue system in China(“中国交通损伤现状及救治体系”),介绍了中国交通伤高发的原因,目前治疗流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救治规范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的初步成效。项目总体实施围绕“一个区域”、“两个链接”、“三个团队”原则在试点城市或地区具体实施,逐渐改善我国目前的严重交通创伤救治现状。项目实施以来在部分试点医院建立起了规范的严重创伤救治流程,改变了以往严重创伤就诊患者在急诊等待专科医师会诊的现象,建立了严重创伤救治团队预先达到急诊整体化诊治的制度。大大提高了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显著降低了严重创伤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这些成果已经在《中国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发表。2015年,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申请并获得教育部中国创伤医学“十三五”规划《严重创伤区域性救治体系建设》,项目的推进必将为中国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宣传处 林士惠)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