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磨一剑,科研走向世界——公卫学院双语教学兴趣小组活动

  2016年6月29日新公卫楼220会议室,公共卫生学院双语教学兴趣小组邀请公卫学院校友陈兴安教授分享其36年来如何建成一流创新型科研课题组的经验。公卫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詹思延出席活动,三十余位中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双语教学小组组长吴涛老师主持。

  本次讲座的题目为《钍尘吸入研究走入世界领先之路》。陈教授自1978年至2008年长期从事“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30多年间展开了多学科多层次的长期研究。86岁高龄的陈兴安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与学院青年教工交流了他总结出的“建成世界一流创新型课题组的18条经验”。陈教授首先感谢了母校对他的精心培养,也感言为母校争了光,然后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科研路上艰辛而光荣的历程。在陈教授与大家分享经验与体会的过程中,不断强调两件事情:一是学好哲学,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二是学好语言,学会用流利的英语与人沟通交流。在分享建成世界一流创新型课题组的18条经验的过程中,陈教授非常热情,且妙语连珠,用生动的语言向在场人员描述了如何做科研、如何做好科研,分享了他毕生科研工作所得。讲座现场大家对陈教授的经历和经验都非常感兴趣,气氛活跃。活动最后,学院党委领导詹思延老师作为代表对陈兴安教授此次讲座表示感谢,并赠与纪念品。

  通过本次活动,在场人员重新认识了科研工作,也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更充分认识到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的双语教学兴趣小组系列活动将更加丰富,感谢大家既往对双语教学小组的支持,热烈欢迎大家继续参加小组的活动!

  

  延伸阅读:

  陈兴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稀土铁共生矿矿工吸入钍尘对矿工健康影响与防治措施系列研究”,该项研究成果破解了美国科学家50年研究没有解决的难题,替补了在1966年美国出版的第一部钍防护的专著“钍的工业卫生”后留下的40多年的一项空白。

  陈兴安教授2009年4月和2009年5月先后被评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和2009年度IBC全球最优秀100名教师和最优秀100名医学专家之一。出版中英文专著各一部,出版译著(英文、俄文)3部,参编英文专著14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0余篇。曾获得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至2005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3项,预防医科院二等奖2项。

  (公共卫生学院工会)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