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你我同行:记北医2016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9月,属于新生,属于教师!

  9月7日,北大医学部2016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举行。

  这里是北医,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祥地。

  104年来,北医吸引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投身医学,又成长了一代代卓越的医学专家、学者。

  这一天,北医再次迎接他新鲜血液汇入,再次表彰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优秀老师。

  坚守初心,无悔选择

  又是一年,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学子与北医相遇!

  清晨7点,来自广东的郭右铭与同学一起,从北大乘车返回北医校园,从今天起,她将正式成为一名北医人。

  为了这一天,郭右铭经历了两次高考的抉择。

  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郭右铭学医的愿望遭到了周围人的强烈反对——学制太长、学业繁重、工作劳累、体制不成熟、医患矛盾尖锐……压力之下的郭右铭选择了退缩,报考了一所全国前十的“985”高校经管类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在周围人的祝福声中,郭右铭愈发地觉得不甘心。对于生命的热爱,对于医学奥秘的渴求,不断地提醒她坚定初心。

  放弃学籍,重回高三,坚持梦想,踏入北医,在“我想学医,只想学医”这个信仰的驱使下,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今天,郭右铭和2200多名新生一起,在北医的大操场上,感受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荣耀和责任。

  8点30分,典礼正式开始。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党委副书记敖英芳,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党委书记刘玉村等北京大学及医学部领导,各学院(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领导,来自西藏大学医学院在北医实习的20名学生和全体2016级新生及部分家长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由医学部副主任王维民主持。

  “医学部本科录取大陆学生825人,其中本博连读八年制临床、口腔、基础医学专业207人。硕士研究生784人,录取率18.7%;博士研究生480人,录取率23.8%。本科新生中男生420人,女生405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农村户籍学生260名,接近三分之一。招收台港澳地区本科生33名、研究生14名,外国留学生101名。”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介绍了2016级新生的情况。

        刘玉村书记感谢各位亲爱的新同学选择北大医学。他说:“北大医学的优秀对于你们,可能会直观地理解为一所学校、一批学科、一众学者和一群学长,但百年北医的优秀更体现在对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的贡献。北医创立并不断发展着我国的现代医学,即便长期处于中国医学教育排头兵、领头雁的地位,但北医人从未停下脚步,坚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为医学秉正发展、为教师专注传道、为学生无悔从医,探寻最符合当下国情的医学教育。一代代北医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和砥砺奋进的行动,使得北大医学必将永葆卓越。当然,我们更加希望各位新生从今天起,时刻以北医人的标准自勉,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共续北大医学的荣耀!加油!”

   站在北医开学典礼的主席台上,作为新生代表,郭右铭满心欢喜,深感振奋。她说:“今天,北大医学,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舞台,共同的家。从此,北大医学人,这个共同的荣誉将成为我们一生的骄傲。”

  和郭右铭一样,在高考中拼尽“洪荒之力”的学子们,在这个9月金秋,从世界各地而来,带着一个成为医生的梦想,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初心,揣着满满的求知欲望,踏进北医,走进这所神圣的医学殿堂。

  来自圭亚那的留学生代表李瑞龙表示:“虽然压力山大,但会非常珍惜在北大读书这一宝贵的机会,北医会帮助我们成为优秀的医生。”

  第一临床医学院博士生张月苗代表在校生欢迎师弟师妹加入北医大家庭。看着台下憧憬满满的新生,她坦言,5年来,自己也曾产生过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咬牙坚持了下来,也才有了如今的成绩:硕士期间,完成了临床培训,同时发表7篇核心期刊论文;进入博士阶段后,独立设计实验并撰写10篇SCI文章。

  张月苗这样总结自己的秘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耕耘则一无所获。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告诫自己,你今天的执行力将决定你明天的竞争力!”

   感念师恩,指引成长

  又是一载,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园丁们桃李芬芳!

  今年是第32个教师节,黎晓新、俞光岩、郭岩三位老师,获得北医教师的最高荣耀——“桃李奖”,多位老师、数个集体,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以及各项来自中央部委、北京市、北大及医学部的奖励和表彰。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为“桃李奖”获奖代表公共卫生学院郭岩老师颁奖,北医学子为优秀教师代表献花。

  百余年来,北医聚集着中国最优秀的医学专家,他们继承和发扬北医恒久长存的精神气质。对每一位新生而言,北医老师是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指路灯塔。

  如果只能对同学说一句话,教师代表郭岩想说的是:“要做好面对失落的思想准备,在失落的挑战中,重塑自我,完善自我。”她特别告诉同学们:“虽然校园现在还有点陌生,但是很温暖,你们并不孤独,北医所有的老师与你们共同成长。”

  应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盛情邀请,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马丁·查尔菲带来了精彩致辞。

  他回顾了自己初入大学时的情景,讲述了给他印象深刻的微积分课教授。他说:“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伟大的老师有多重要。他会让学生爱上学习,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美国没有设立教师节,查尔菲教授没有多少机会向那些给他重要影响的老师们致谢,因此他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北医师生一起庆祝教师节。

  广阔医学,勇探未知

  “北医的老师不是想象中的严肃、苛刻,相反你会感到他们睿智、厚道、还有点可爱、萌萌哒。”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在讲话中,对新生们给出了他的建议。

  他希望同学们能“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正因秉承对生命的热爱和认真,我们的医学前辈才能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重复中,在重重危险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现代医学一百年多发展迅速,但面对很多疾病,医学手段依旧有限。今后帮助更多人缓解病痛,延长生命的责任,就将传承到你们手中,这是我们北医人对天下苍生的大爱关怀。”

  他希望大家“学会团队合作、更好融入集体”。“未来医学进展,离不开多学科交叉融合。良好的情商,团队合作的能力,是医学青年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他建议同学们,在北大医学宽松氛围和多元学科中,多与医学部不同学科,北大本部各学科的同学交朋友,“常常探讨、种下友谊、开展合作”。

  他希望新生“提升综合素养,加强人文素养”。“回顾医学发展历史,不仅是一部科学技术成就史,更是一部艺术与精神追求史。医学的核心思想始终围绕对人的理解和关怀。”他建议同学们关心和涉猎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用博学与博爱成就守护健康的梦想。”

  佩戴校徽,举手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在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的带领下,2200多名新生庄重许下誓言。北医之歌,响彻校园。

  今天,他们踏着先辈足迹,从“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的“老校门”走入开学典礼,随后,他们带着憧憬,带着师长嘱托,从铭刻“厚道”的“大门”走出,开启大学生活。愿信念长存,初心永在。

  (宣传部 韩娜、徐璐  学生记者 张森冰/文  黄大无/摄影)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