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举行2016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

  2016年9月3日,来自祖国各地的一千余名研究生新生满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北医,开启了人生新的梦想征程。9月8日下午一点半,2016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在医学部会议中心礼堂如期举行。

  开学第一课

  主讲人: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詹启敏

  

  詹主任在开学第一课中介绍了北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北医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他指出,面对生存环境恶化、人口快速老龄化、现代病发病率大幅增加、重大疾病发病低龄化、食品药械安全保障不足等健康领域的挑战,我国急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国家的“大健康”战略也是北医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詹主任还谈到,现代医学正在向“4P”模式——预防性(preemp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参与性(participatory)进行发展,并具有探索性、原创性、传承性、系统性、连续性的发展特点。对于医学青年来说,要想成才必须坚持持之以恒、刻苦勤奋、创新实践、团队合作,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良好的人文素养并坚守诚信的底线。詹主任在最后提到,希望每一个北医学子都成长为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并祝愿大家在北医度过幸福而充实的校园生活。

  医学部2016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主讲人: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段丽萍

  

  段丽萍教授从百年“北医”历史、医学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研究生培养体系、奖助体系、学术交流和活动平台等几个方面,为新生们详细介绍了医学部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情况。通过她的介绍,使所有新生对医学部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谈到对新生的期许,段丽萍教授希望同学们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北医精神,“做一个有人性的科学家、做一个懂人性的医生”,并预祝大家在北医学习顺利、生活愉快。

  谈师生关系

  主讲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苏向前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苏向前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他的体会和思考。苏向前教授回忆了自己与导师、与学生相处的点滴,指出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在基本师生关系上兼顾亲情与友情,相互理解、支持,一起为共同及各自目标不遗余力的新型契约关系”。随后他从态度、理解、沟通、执行、感恩五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苏向前教授预祝所有新生在未来都能度过愉快的北医生活,有所收获、不断提高自我。

  科学精神的培养

  主讲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实验中心主任 戚豫

  

  戚豫教授以生动的案例和诙谐的语言向新生们列举了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不当行为,并告诫大家要做到了解规则、避免功利心、避免“无心的失误”和“有意的违规”。他还详细介绍了文章引用、署名规则,数据和实验材料的所有权,同行评议、审稿规则等内容。关于科学研究,他希望大家顺利时戒骄、不顺利时戒躁,从“修身”始,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实验室安全

  主讲人:北京大学医学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 崔洪伟

  

  崔洪伟老师以大量事故案例和图片让大家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他介绍了危险化学品、放射安全、生物安全、特殊仪器设备安全及危险废弃物等医学部实验室安全管理重点,并向大家详细说明了学校相关管理规定以及进入实验室之前的安全准备。崔老师指出,希望各位同学牢固树立实验室安全意识,遵守相关规定,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