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研究生良师益友】段丽萍:像花儿一样绽放

  【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是我校加强师德建设、推动导师队伍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0年起,该评选活动隔年开展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2016年2月至6月,医学部开展了第四届研究生良师益友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为院系研究生初评、对候选导师多形式宣传、研究生网络投票、医学部研究生代表差额评选、医学部研究生“良师益友”评审委员会审议及公示六个主要阶段。共十位导师被同学们正式推选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届研究生“良师益友”。

  【教授简介】段丽萍,第三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她深信与学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教育方法,以身作则,指引学生坚定前行的方向,让学生们在医学研究的征途中执着而快乐。

  【吾谈吾师】

  记我的导师段丽萍教授

  蒲草没有泥,岂能发芽。芦荻没有水,怎能生长。

                                                                 ——《旧约-约伯记》

  第一次见到段丽萍教授,是在她的办公室里。她坐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后面,宝蓝色的羊绒开衫舒适而干练,亲切地问询我关于科研的看法,并认真地对我说:“科研工作者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恒心,你要想清楚。”当时我的回答具体是什么,已经有些模糊,但是当我走出老师的办公室,看着十月的北医校园里金灿灿的梧桐树,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记忆犹新。我想,有幸成为段老师的学生,真好。

  后来,随着逐渐融入段老师的课题组,我发现每一位师兄、师姐都真诚待人,踏实做事,严谨求实。通过与同门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段老师的小事,不断加深对她的了解。段老师的魅力是慢慢渗透出来的,就像花儿绽放一样,一点点,越来越美丽。

  段老师非常注重对每一位学生独立培养,因材施教。在第一年选课的时候,老师会根据学生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给出选课建议,并且时常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展。在学年末综合评定时,她会认真地对学生综合评定表中的每一项给予中肯的评分,并会在把表交给学生时表扬长处,指出不足,寄予希望。老师说过,我们和她女儿差不多年龄,看着我们,就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她希望我们在读研究生的最美好的年华中,能够在北医过得充实丰满。

  段老师以身作则,教会我们临床、科研工作中认真严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段老师给师兄师姐改文章或者论文的时候,不论文章多少页,老师都会将它打印出来,逐字逐句地批改。老师修改文章时,除了关注文章的整体内容及逻辑性,也非常注重细节,这让我们都又爱又怕。我们既希望段老师能给予精辟独到的建议,又担心因细节上的错误太多让她觉得不严谨。比如:文章中哪一篇参考文献中的杂志名称没有用斜体、哪一个图应该放到纸张的什么位置才能让读者更清晰的了解文章的内容、所有表格的抬头都应该用小五加粗的字体等等。同一篇文章被修改十几遍,深夜两三点收到段老师发来的“按照意见修改文章”的邮件,这些都是常有的事。看着满篇红、蓝笔迹交错的修改意见,看着电脑上提示时间的灰色字体,我们深受感动,更坚定了踏实科研、认真实验的决心。我想,这也是组内多篇文章能够见刊于国内外顶尖消化疾病杂志的主要原因之一吧!还有一次进行文献学习时,段老师的博学强记和严谨的逻辑令我们震服。她虽然是第一次接触那篇文献,但很快就从师兄的汇报中获取了所需信息,并发现了我们没有关注到的信息。她和蔼地对师兄说:“我认为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之后,老师详细地问了文章纳入的病例数、应用的干预措施、如何设置对照、检测指标的具体方法、相应图表等具体问题,带着我们从文章的科学问题到研究结果,从研究设计到研究方法,仔细地教我们怎样读透一篇文章,获取作者表达的真实信息。不仅如此,老师还可以化身经验丰富的实验带教:当免疫组化照片拍不好时,老师会带领我们镜下观察,指导我们怎样选取合理的视野;当离体肠粘膜剥取不下来时,老师会直接动手现场教学;当讨论到难以鉴别的病例时,老师会向我们一一指出各病例的特点。老师以自身行动告诉我们,不论临床还是科研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牢牢掌握,每一步都要走的沉稳踏实。

  段老师曾告诉我们:最希望你们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严谨的逻辑,学会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发现问题,学会利用已有的和可能有的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并且在繁杂的基础工作中总结问题,这时,你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不论科研学习还是临床工作,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老师的渊博学识,我们仰慕不已;老师的踏实严谨,我们奉为圭臬。我们就是这样,由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段丽萍教授是良师,像是团云中的皓月,深海中的灯塔,指引着迷茫的学子坚定前行的方向。段丽萍教授更是益友,像是远行中的大雁,夜空中的明星,因为有她,我们在医学研究的征途中执着而快乐。

  段老师对学生有着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爱护心。老师很忙,各项工作各种会议充斥着每一天。但是,不论如何忙碌,老师都会抽时间和每一个学生交流。每当出差归来,老师都会给我们带点小礼物。其中,最喜欢那些不同口味的精致巧克力,既美观又可以在任务繁忙时补充能量,甜蜜蜜的全是被关爱的幸福的感觉。有一次段老师生病了,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当时,师兄师姐们以为会有很长时间没有办法跟老师沟通了。然而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段老师在住院治疗期间仍然没有中断与学生交流课题进展,甚至在病房中开起了组会,指导师兄师姐们下一步实验计划和论文撰写,询问他们临床和科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一位师兄向我们描述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洗礼,让他在之后不论遇到任何临床、工作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都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力量。

  段老师让我们了解到,相互尊重是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事情。生活中,段老师是一位谦虚慎独的大学教授,不论是食堂阿姨还是门卫保安,不论是保洁大叔还是司机师傅,老师都会真诚地向他们问好,道谢。组会交流中,老师经常问我们:“你的想法是什么”。不论意见是否一致,老师都会像朋友一样与我们沟通,尊重我们的想法,认真听取我们的观点,并且适时地给予建议,帮我们整理思路,总结经验,解决所遇困难。当实验结果不好时,她会说“别急,我先看看”;当实验结果很好时,她会说“这很有意思!一定要继续做下去”。

  段老师教会我们,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工作。她时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带着我们一起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健步走。森林公园空气清新,绿树成荫,老师带着五、六个学生有说有笑地走在青草绿树间,时而说一说近期研究心得,时而谈一谈短期实验计划,时而讲一讲北医的历史、三院消化科的功绩,老师会给我们科普许多医学人文知识。她还经常叮嘱我们,要多到户外运动,哪怕是走一走,不要长时间待在实验室或者坐在电脑前。有一次我们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走了整整十公里,老师依然健步如飞,走在我们几个年轻人之前。或许是对生命的热爱,或许是对目标的执着,或许是对那永无止境的知识的求索,又或许老师仅仅是想走在前面,步伐坚定,目光向前。

  【寄语恩师】

  良师,是令人仰慕的品行和睿智;益友,是触手可及的慈爱和关心。我们的记忆中有太多太多关于您的小事,点点滴滴,言传身教;舐犊深情,历历在目。又是一年莺飞草长,在满城飞絮中,感恩您,我们的导师——段丽萍教授。

(作者:段丽萍教授全体研究生 研究生院供稿)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