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怡主讲“前沿青年讲堂”第五期“从细胞微纳结构研究谈多学科交叉的体会”
9月29日晚,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静园一号院101会议室举办第五期“前沿青年讲堂”活动。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张幼怡研究员应邀以“从细胞微纳结构研究谈多学科交叉的体会”为题,与在场20余名来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部等各院系、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对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见解。
张幼怡多年来一直从事肾上腺素受体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肾上腺素受体在心血管系统的分布、信号转导、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下的改变及和受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
张幼怡首先从“内容”和“模式”两个方面出发,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学科交叉的概念和理论。接着,她通过分享自己科研生涯中的四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在科研中要学会仔细观察、不惧“意外”、善于合作、永不放弃。从一张意外捕捉到的图片,到对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纳米管结构的研究,她提醒大家不要害怕研究中出现的“意外”——当得到不符预期的结论或发现有趣的现象时,要耐下心去研究,而不是盲目抛弃。从发现“大鼠血管壁是褶皱”到解释这一神奇现象,她告诫同学们当一个实验现象被判定为“无用”时,不要匆忙停下探索的脚步。
此外,张幼怡指出,虽然“术业有专攻”,但其实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她列举了与国家纳米中心韩老师对受体在细胞中运动的合作研究,以及对宫颈癌细胞力学性质和侵袭力的研究,告诉大家在进行专业研究的同时也要善于向其他领域的学者学习,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敏锐、更具前瞻性。她特别强调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认为学科交叉是重大科学成就的源泉。
在活动的后半段,张幼怡耐心回答了同学们关于学术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谈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时,她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要注意多运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后,张 幼怡也聊到自己面对艰苦环境依旧学习不辍的经历,鼓励同学们努力认真学习,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
“前沿青年讲堂”计划由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团委指导,由院研究生会整合校内外资源而具体承办的系列活动,旨在搭建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学生活动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全面提高的交流平台,砥砺当代青年的勤奋好学精神、诚实守信品质、明辨是非底线、修身立德准则,让同学们能够近距离接触科研“大牛”、对话各界达人,收获学习科研、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路。
(北大新闻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