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卫生国情教育”2015年社会实践团荣获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
2015年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优结果于近日揭晓,在医学部党政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由王红漫教授带领的北京大学“卫生国情教育”2015年社会实践团荣获了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一等奖,这是该团队继获得医学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后,斩获的又一殊荣。
“卫生国情教育”暑期实践团今年共有两支小分队,分赴山东和辽宁两省开展实践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不畏辛苦,冒着淅沥小雨,穿行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与当地百姓面对面交流,认真地完成每一份调查问卷。他们先后深入兰山区、莒南县、东港区、凌河区、太和区、凌海市的12个社区、乡村,倾听基层百姓关于医保的真实声音,同时尽自己所能释清他们对医保政策的部分片面理解,传递正能量。比如,莒南县部分新农合参保者听说今年在村卫生室买药不能用合疗本了,是不是不能报销了呢,他们通过查阅政策、到当地村卫生室了解情况,得知今年处于新农合向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的过渡阶段,医保卡尚未发放,村民可在村卫生室刷身份证报销。队员们还到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临沂市莒南县政务中心、临沂市莒南县卫生局、临沂市莒南县人社局、临沂市兰山区卫生局、日照市劳保局、锦州市卫生局、锦州市委组织部、上河城社区居委会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访谈,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了解当地医疗卫生保健情况。
王红漫教授不仅在行前组织队员们集体学习中央和地方医保政策等资料,一对一模拟问卷,讨论访谈技巧,还亲身走在学生中间,在实践第一线从旁指导,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浸润在实践的每个环节,采用“金苹果教学法”,鼓励实践团队员独立完成科研论文、调查报告,不但努力去摘“金苹果”,还将“金苹果”与当地百姓分享,在社会实践中切实“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在过去的十几年来,王教授坚持带领莘莘学子走出象牙塔,到社会的沃土上听民意、感民风、历民情,“卫生国情教育”团队的足迹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批批的北大学子受益于此,在社会实践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是由北京团市委、市学联联合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设立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表彰,旨在选拔出在社会实践中有突出表现的模范团队或个人,并在全市高校中广泛宣传和推广,以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北京大学“卫生国情教育”2015年社会实践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