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受到全球细胞研究与治疗专家高度关注
2016年11月11日到13日,中国研究型医学会及亚洲细胞治疗组织联合举办了第七届亚洲细胞治疗组织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来自全球细胞治疗、血液病、再生医学等方向的500位专家齐聚北京,对细胞治疗的最新前沿技术进展,以及细胞治疗规范标准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黄晓军团队开创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再受高度关注。
细胞治疗的专业性强、横跨学科较广,本次会议上,多位中国著名学者介绍了我国在细胞治疗领域引领全球的最新进展。
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研究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多项细胞治疗技术上取得世界领先:首次将“精准医学”模式引入降低造血干细胞治疗“排异”;首次通过修复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土壤”来修复“植入不良”,促进干细胞这颗“生命种子”在体内茁壮成长,逐步形成了综合的临床治疗体系,即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北京方案”的确立与推广使所有恶性血液病患者都能从自己父母或子女身上找到治疗用的干细胞,白血病5年无病生存率由化疗时代的20-40% 提高到68-74%,而2015-2016年欧美主要移植中心如MDAnderson,John Hopkins、欧洲骨髓移植组织(EBMT)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报告的生存率仍停留在40%左右。因此北京方案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的持续技术输出,在法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作为临床常规应用,国际血液学最高期刊《Blood》更指出,北京方案已占据全球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半壁江山。作为我国具有自主产权的细胞治疗技术的综合应用成果,“北京方案”受到全球细胞研究与治疗领域学者专家的高度关注。
会上,前任亚太免疫学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报告指出,识别肿瘤细胞改造好“新家”再“搬家”的过程,可以找到靶向肿瘤转移的新细胞治疗策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顾晓松院士介绍,利用“壳聚糖神经管”和骨髓细胞可以再造受损的神经;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介绍了创伤修复中的细胞治疗策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将CAR-T 细胞治疗引入难治复发淋巴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来自欧美的细胞治疗学家也带来了细胞治疗的国际前沿,如前欧洲血液学会主席、荷兰莱顿大学血液与免疫治疗中心主任Willem E. Fibbe教授介绍了其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准化制备和临床应用方面的进展。
本次大会上,全球细胞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聚集一堂,带来一场细胞治疗专业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搭建起我国细胞研究及治疗技术领域交流与发展的平台,对于推动该领域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期待未来5-10年,细胞治疗有望在我国克服恶性肿瘤和再生器官的种种难题,造福更多患者。
(人民医院 赵翔宇)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