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学部党委和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党支部联合举办“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讲座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公共教学部党委和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党支部于12月12日在逸夫楼407教室联合举办了“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讲座”活动。公共教学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并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公共教学部党委书记王玥老师主持。

  哲学与社会科学系李彦昌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央视纪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在英国的拍摄故事》。今年正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推出8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震撼世界的长征》。纪录片将切入点放在投身长征事业的外国当事人和调查长征历史的记者、史学家身上,通过追随他们的脚步,有机串联和梳理起长征的进程和纪录片的脉络,为观众呈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长征解读方式。纪录片摄制组在赴英国拍摄采访、搜寻史料期间,李彦昌老师正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他参与了有关长征资料搜集的工作。传教士薄复礼正是一位曾亲身经历过中国红军长征的外国人,李彦昌老师的讲座就讲述了他的故事。

  1936年,一本《长征目击记》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成了西方最早介绍红军长征的专著。该书的作者,瑞士人鲁道夫·勃沙特作为俘虏,跟随红军亲历了18个月的远征。鲁道夫·勃沙特,中文名字叫薄复礼,他25岁的时候来到中国,在贵州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作战时,薄复礼和妻子露茜在安顺参加完祈祷后返回镇远,红军战士们以为他是特务,就把他逮捕后押着一起行军,从而开始了勃沙特的传奇经历。1936年4月,和红军辗转18个月之后,薄复礼被红军释放。

  1936年底,鲁道夫·勃沙特的《长征目击记》在伦敦出版,轰动一时。书中写道:“中国红军那种令人惊异的热情,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希望,对自己信仰的执着,是前所未闻的。”1978年,薄复礼应出版商之约,补充了他在中国更为详尽的经历,将回忆录再次出版,并更名为《神灵之手》。

  接下来,哲学与社会科学系的齐芳老师做了题为《回顾长征历史,传承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深层原因及其启示》的专题讲座。她从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著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说起,与大家一起回顾了红军长征的概况,并深入地分析探讨了红军长征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学习和领会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说:“长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征程’,不是一场简单的战役,也不是简单的胜利。红军置之死地而后生,履险如夷地从蒋介石的手掌心里走了出来。在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撤退之中,红军一次又一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免了失败与覆亡。长征没有计划,在筹备时毛泽东受排挤身处局外,出发前不久还对行动一无所知。而最终长征却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天下。在我们这个世纪中还没有什么其他事件能像长征一样让人如此神往,也没有什么事件像它一样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世界的未来。”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也曾经说过:“中国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业绩之一”。

  20世纪30年代中叶,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能够在国民党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和极端艰难、险象环生的困境中,不断地、奇迹般地绝处逢生,取得“三军大会师”的辉煌胜利呢?齐芳老师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她结合史料,从五个方面讨论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红军将士的“意志与牺牲”,这是红军创造奇迹的内在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群众“竭力的拥护”,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基本因素”。第三个原因是红军三大主力之间真诚、有力的战略配合。第四个原因是蒋介石政策、方略的失误和国民党营垒内部派系裂缝产生的可乘之机。第五个原因是红军北上抗日的政治影响和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长征精神概括为五个方面: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不忘初心,继续“长征”。

  (哲学与社会科学系党支部 齐芳)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