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构筑高效育人合力:医学部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顺利开展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是研究生培养中两支重要力量,二者如何实现对接,构筑育人合力,是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思考与践行,提升辅导员、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于2016年12月20日在逸夫楼114会议室召开“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专题培训。第三临床医学院教育处副处长谷世贤老师带来精彩演讲,同众位研究生辅导员、班主任分享她近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2016年高校研究生辅导员 “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专题培训的学习收获与心得。

  谷老师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大背景出发,重点分享了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培训会上所讲的“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理论解析”“构建育人共同体,推进研究生个人成长教育”“研究生辅导员与导师合力育人——感受与思考”“协同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辅导员能力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权责边界探析”等若干议题。

  谷老师首先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敏华老师关于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思考。徐老师认为,应当从两者的工作冲突中寻找矛盾点,确定建立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沟通渠道的必要性;并且要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具体可通过设立研究生导师助理/专业组长,担负起沟通协调与朋辈育人的使命,这既是协同育人的工作需要,也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是值得借鉴的做法。

  接着,谷老师对华东师范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徐继玲老师的观点进行了分享。徐老师认为,在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过程中,促进二者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互补和统一相当重要,首先要进行大力宣传和深入引导,让双方意识到各自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优劣势;其次要搭建平台,双方开展定期沟通和交流,以实现信息和技术的双向流动;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保障合力育人的实践行为,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规律。

  谷老师还讲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蓉老师认为,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研究生辅导员的能力建设相当重要,辅导员须通过职业定位形成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工作创新能力、科研发展能力,且研究能力的发展是辅导员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的邱伟光教授和杜公卓教授分别在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培训中阐述了研究生辅导员要从自身做起,学会换位思考和自我调节,经常分析工作对象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科学道德素养、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党建等方面找到合力育人的有效载体和关键点,寻找与导师育人工作的共同点,做一个有谋略的辅导员。

  最后,谷老师与大家探讨了中山大学学生处处长莫华老师所讲的导师与辅导员权责边界问题,与大家分享了莫老师给辅导员的几点建议:要善于总结归纳,要对研究生工作规律有很清晰认识,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优势,以专业赢得尊重;要清晰地知道自己工作的权利义务边界,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要承担自己承担不了的责任和压力;善待每个学生,努力保护学生的权利,提高学生在大学权力架构中的地位和发言权。

  培训内容讲授结束后,谷老师同大家分享了本次赴华东师范大学培训的心得,她认为,在“导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的问题上,应注意两点:首先,要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制度层面,应形成导师与招生-培养-学位-就业等过程的联动机制;辅导员应当形成专业化队伍,进行职业化发展,提高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全员育人”理念应当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全程渗透并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此外,辅导员要做到着眼大局、立足本职。辅导员应关注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注重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升,从全能型向专家型辅导员转变;经常分析工作对象,包括研究生、导师等,在实践中总结、凝练和提高;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编纂《研究生管理典型案例集》。

  谷士贤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参训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培训在一片积极热情的氛围中结束。以德育德、以才育才、以情激情、以行导行,希望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能更为紧密地联系,形成强大育人合力,为培养医学领域的高层次拔尖人才而不断努力。

  (医学部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