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强院长当选2016《中国卫生》年度关注十大新闻人物

        2017年1月《中国卫生》首期封面刊出十大新闻人物,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仲强院长以对社会资本办医的诸多探路的举措入围并最终当选。

  

  2016《中国卫生》年度关注十大新闻人物

  在医改深水区和攻坚期,他们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契机,直面难题,破冰前行,积极寻找破解医改难题的“良方”。新起点,驻足回望。他们的努力付出为这一年的医改增添了亮色,也让老百姓对改革的前景产生了信心,收获了实惠。2016年,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铭记。

 ——《中国卫生》

  

  

  封面文章:《陈仲强  社会资本办医探路者》

  从一个专业的医生到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再到后来的医院管理者,陈仲强在北医系统成长。

  从2002年开始,陈仲强先后在三家医院担任院长。2002年~2012年,陈仲强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担任了10年院长,他以降低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引入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推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营效率和质量管理的全面现代化;2013年,陈仲强上任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医院门诊量当年超百万,并确定了北京西部医疗中心的宏大规划;2015年初,陈仲强履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

  2016年12月5日,成立已满两周年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如今的运营情况受到业内广泛关注。2016年以来,在陈仲强的管理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不仅取得医保定点资格、昌平区新农合定点单位,最高单日门诊量近3300人次,最高单日住院量近600人次,日益成为京北地区区域医疗中心和疑难病例诊疗中心。

  每一次岗位的转变,让陈仲强深刻体会到公立医院、企业办医和社会资本办医的区别。

  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对于“社会办医”给予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成为医疗卫生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共识。这些让陈仲强深有感触。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决定了社会办医未来的发展空间。国家政策从制定到落地,一定要给予社会资本办医以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提供同等的机遇和发展平台。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仲强多年来一直呼吁:“国家应给予社会资本办医同等待遇”;“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够公平合理、税负过重、社会地位边缘化。”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把社会资本创办的医院发展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通盘考虑,不仅限于简单的补充。二是要调整降低社会资本办医的税负,使其与公立医院相当。三是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购买办法,取得和公立医院一样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补贴,促进社会资本办医的医疗与服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最后,在技术准入、学术团体、重大项目论证、重大研究以及奖励方面需要给社会资本创办的医院预留相应的位置与空间,支持其学术发展。

  在陈仲强看来,政府希望通过社会资本办医推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正是在这样一个重大战略格局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办医模式。在组织管理模式上,也与北京大学其他附属医院显著不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是由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和方正集团三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结构,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服务模式上,该院开创了一站式全程辅助医疗服务模式:采取以疾病为中心的诊区学科设置;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从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检验/治疗、取报告、预约大型检查、办理住院所有环节在诊区内完成;全程辅助,包括全程院内人员辅助就医,全程就诊环节信息指导和全程提供便民服务。目前,社会资本承办大型医疗机构缺少成熟模式,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作为第一家规模巨大的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其发生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同、如何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需要不断探索。

  对于未来,陈仲强的目标是把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设成一个高水平的医院,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一面旗帜。

(北大国际医院)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