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言厚道】学业+生活都要Happy——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郭传瑸院长
【编者按】医学部“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研究生专场特别推出【博言厚道】系列。活动组织研究生同学对医学名家进行专访,并将内容通过新媒体平台发送与推广,引导广大研究生思考学术理想,探讨科学人文,寻找与读写医学人的厚道精神,助力研究生成长。这期活动,同学们专访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郭传瑸院长。
前言
研究生要如何度过入学第一年?读研期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毕业时如何选择方向?工作时如何发展自己?带着这些疑惑和问题,小编们怀着敬仰和期待的心情,走进口腔医院,见到了传说中的郭传瑸院长。
郭院长百忙之中与我们坦诚交谈,面对取得的骄人成绩,他真诚介绍又平易近人。针对我们的困惑,郭院长耐心解答,真情流露。此时,我们眼中的郭院长不是高高在上的院长,而是像朋友、像兄长。郭院长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导我们,在学习研究时,乐观积极,给团队带来快乐;在临床工作中,把握自我,给患者带来幸福;在和同行交流中,取长补短,迈向一流。
——以下内容以郭老师为第一人称整理——
做科研要厚积而薄发
研究生在刚入学的时候,常常希望能马上开始研究,走在科技前沿,发SCI文章,做出一番大事业。但是导师往往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定好方向,而是要求学生看书看文献,打好基础,有思路,有科学问题再研究。研究生们毕业都要发SCI,但是不要唯SCI论。急功近利则掌握不到知识的真谛,发现不了课题进行中可能出现的更好思路以及创新点,最后会导致发展受限,到那时想把基础补回来,需要付出的可能更多。
我带研究生,首先会要求学生更多地阅读与交叉学科相关的文献和书籍。也就是说,在研究生第一年,要多看书、打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将我的想法交给研究生去做研究。这样,有了基础、有了想法,他会在思考中发现更多新的问题,所谓博观而约取。
我曾经给我一位学生做的一个课题,一直没有突破性成果。学生快毕业时去荷兰深造。回国后继续开展研究,现在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之前几年的阴性结果虽然没有过多的意义,但这是很好的积累过程,做到了厚积而薄发。
做事先做人
我们做科研需要团队合作,做临床更要与人打交道,所以我希望看到的研究生是阳光的、积极的。我关注研究生是否开心,同时是否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歌德说:“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邃。”希望学生们都有个平常心,面对人生的阴暗面,也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去努力,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北医的研究生们,要有自己的品格和人生态度,要勤奋好学、保持创新、有所作为;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正确人生观+踏实勤恳+正确业务方向”。工作生活要有自己的品味,事业要有进步。自己快乐,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择业思路要宽广
对于研究生择业,我很有感触。对于工作城市的选择,北上广深自然不错,但是很多相对基层的地区,也非常需要我们北医的学生。如果只为了一个北京户口,留在一个很小的单位,就很屈才。如果去基层,会有很多接触临床、锻炼自我的机会。医生需要多看病人、服务病人,自身医疗技能水平才能提高。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一定非要留在一线城市,应该找到更广阔、更适合的天地。我曾经有个学生,口腔七年制,后攻读博士毕业后,回到当地,曾任某地级市医院的副院长。
交流才能一流
我作为院长,在努力搭建平台,给职工和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北大口腔的QS排名,位居大陆第一,世界第16位。学科评价的标准很多,但我们相信QS排名是比较客观的一个。
我们北大要努力创造世界一流大学。怎么做?就是要合作、交流。只有交流,才能一流。为什么沿海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因为交通便利,交流方便。所以我们要跟世界上研究口腔医学的前沿人士、学院接触,才能学到他们的先进经验,并在更高层面上发展。
交流,除了不羞上问,还要不耻下问——要跟基层交流。我们去内蒙古交流,发现他们的医院文化建设很有特色;去其他省市级医院交流,发现他们有很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研究生们的交流,还要学会结交朋友,你们要结交的是能够创造“两个happy”的人,“学业+生活”都要happy。有很多老师、学长都是创造两个happy的榜样。
人物简介
郭传瑸,现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颅底外科专委会副主委,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北京市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国际口腔癌协会委员,多本学术杂志的副主编和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85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系,1992年毕业于原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7至199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Eastman口腔医学研究所进修深造。
郭传瑸教授的研究方向及专长为口腔颌面、咽旁颞下区及颅底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特别是数字外科技术在颅底区肿瘤诊治的应用及颅颌面医疗机器人的研发。郭传瑸教授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大学等的资助;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三项,省部级课题三项。作为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迄今共发表论文164篇,其中47篇被SCI收录;获各种科技奖励10次。目前培养研究生6人,已毕业研究生31人。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