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度咖啡】听梁钦宁先生讲述“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梁漱溟和他的民国朋友圈”

  为纪念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在北大执教100周年,也是时值北医105周年校庆之际,“爱·责任·成长”主题教育活动——105周年校庆系列研究生专场有幸请到了梁漱溟先生的幼孙梁钦宁先生作为医度咖啡的嘉宾,于5月24日晚在医学部逸夫楼114会议室,为师生讲述《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梁漱溟和他的民国朋友圈》,介绍其祖父一生的经历,以及祖父对家庭和他个人的影响,对当代青年的治学交友以及个人成长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本次活动由医学部研工部主办、公共教学部承办。

  讲座伊始,梁钦宁先生介绍了梁漱溟先生的家庭背景。梁漱溟从小在“宽放”的家庭氛围中成长,梁父梁济先生给他的教育是非常与众不同的,梁漱溟幼年并未曾读过四书五经,而是学习《千字文》《百家姓》这样的知识性读本。谈及父亲,梁漱溟总说:“父亲是被动的,我是主动的。”梁父给了梁漱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机会,也因此对梁漱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最初的思想和做人,受父亲影响,亦就是这么一路(尚侠,认真,不超脱)”。在宽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梁漱溟,他的朋友圈自然也有别样的精彩。在梁漱溟的青年时期,与他来往的友人很多都比他年长,这其中既有梁启超,也有梁漱溟的堂舅张耀曾,即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的父亲。梁漱溟中学毕业后,并未报考任何大学,而是于1916年进了司法部,成为了中华民国司法总长张耀曾的机要秘书,张先生的一身正气与梁先生的一腔热血,共通的精神气质使二人情意深重。

  1916年梁漱溟所著的《究元决疑论》公开发表,对学界产生了强烈影响,也正因为这个机缘,梁漱溟入北京大学任教,前后约七年。在北大开设有“印度哲学概论”、“唯识哲学”、“儒家哲学”等课程,教室门庭若市,听课者踊跃,思想自由活泼。乃至梁漱溟于北大校庆九十周年之际,仍然感触于北大那段“值得感念的岁月”。在北大的岁月里,梁漱溟先生的朋友圈里多了许多新面孔,有邀请他任教北大的蔡元培,以及胡适、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梁先生尤其对蔡元培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他感慨蔡先生在北大成就了一种特殊的风气,乃至于影响全国的文化氛围;他钦佩蔡先生一生的成就,及选人、用人、聚拢人的独有的伟大。

  朋友圈中也有与梁漱溟年龄相仿的学生叶麟、朱谦之和黄庆。梁先生曾说:“他们都是北大的学生,却四人(是三个学生和梁先生本人)年皆在二十几岁,差不许多。我们相与并无所谓先生和学生,只是朋友,而且是小孩般的朋友。四人性格思想见解并不相同,几乎一人一个样子,所以议论每多不合,但是总觉得相对是第一乐事……”

  在北大,更有他的终身挚友熊十力先生。二人关系密切也可见一斑:“先生与我等均相从不离”。值得感慨的是,梁先生与熊先生的性格差了太多!遇到二人意见不合之时,熊先生免不了要动手拍打梁先生,而梁先生从不介怀,待熊先生心绪平定,二人言谈交往依旧。

  在讲座后半段,梁钦宁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梁漱溟的学术观点和人生态度,并讲述了他和祖父生活中的点滴。“仁者不忧”,孔子自言“乐以忘忧”,梁漱溟先生正是经常性地思考反省,才在哲学领域具有高深的造诣。

  梁钦宁先生的讲述带着在场的师生们回到了那段风云时代。互动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交友的问题,梁钦宁先生用梁漱溟先生“和而不同”的观念回答;对于同学们提到的如何做到“独立思考、表里如一”,梁漱溟建议青年人应该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提到梁漱溟对家庭的影响,梁钦宁说祖父在生活中融合了佛家和儒家的思想,生活中不要求别人。梁钦宁先生向积极提问的师生赠送了印有梁漱溟先生座右铭“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印章的《朝话》一书。

  今年是梁漱溟先生在北大任教100周年纪念,又值北大120周年校庆启动,北医105周年庆,这场讲座,带师生们一起走近独一无二的梁漱溟,不仅再现了当年梁漱溟的“朋友圈”,更追忆梁漱溟的学术智慧与人生理想,体现了一代文人的风骨与面貌。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北大医学的接班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思想家的北大精神和思想精髓是吾辈的责任。在“爱·责任·成长”的活动主题下,让我们向前贤致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

  

  背景链接:

  梁漱溟简介: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同时还是一位社会改造实践家,对推动乡村建设不遗余力。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印度哲学概论》、《唯识述义》等。活动前两周,研工部从北京大学校史馆借来梁漱溟先生生平图片,在医学部逸夫楼展出,引得师生驻足参观。

  

  梁钦宁简介: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高级研究员。梁漱溟相关文字、图片和口述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推广者。

  梁簌溟经典语录:

    我认为凡人都应该就自己的聪明才力找个适当的地方去活动。


 

  人活着不难,活着不生厌离之感难。

  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

  人都是要求善求真的,并且他都有求得到善和真的可能。这话看似平常,实甚重要。

  要在全生活上帮着走路,尤须对每个学生有一种真了解——了解他的体质、资禀、性格、脾气、以前的习惯、家庭的环境,乃至他心中此刻的问题思想——而随其所需,随时随地加以指点帮助才行。

  行动之后无悔难。

  所以说,“乐”、“玩”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在人生的根本上弄对了,然后才能干什么都对,才能有真乐趣。

  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

  我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

  奋勇之后继续难。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

  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不要在人格上轻易怀疑人家,不要在识见上过于相信自己。

  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炼成功,需要漫长的过程: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无赖般叫嚣街头的小混混;第二阶段,紧张好胜,俨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好胜的迹象看上去已经全泯,但是眼睛里精气犹存,说明气势未消,容易冲动;到最后,呆头呆脑,不动声色,身怀绝迹,秘不示人。这样的鸡踏入战场,才能真正所向披靡。

  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地不单纯。

  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天雨,水流,莺飞,草长,都顺其自然,并无目的。

  人生的意义在创造,是于人在万物中比较出来的。人类的创造表现在其生活上、文化上的不断进步。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他会用心思去创造。不过创造有大有小,其价值有高有低。是不是创造,要看是否用了心思;用了心思,便是创造。

  表现于外面的创造叫“成物”,表现一个人生命的创造叫“成己”。

(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人文研究院  陈雪扬/文)

编辑:韩娜